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根际养分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间套作体系中矿质营养竞争促进机理 | 第11-13页 |
·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 第13页 |
·根系微生物和酶的研究 | 第13-16页 |
·豆科/禾本科间作体系中的增产效应 | 第16页 |
·豆科作物在间套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大田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7-18页 |
·试验地点 | 第17页 |
·试验设计方法 | 第17-18页 |
·盆栽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地点 | 第18页 |
·种植方式 | 第18页 |
·施肥量 | 第18页 |
·土壤装箱方法 | 第18页 |
·播种及管理 | 第18-19页 |
·取样时间及方法 | 第19页 |
·实验测定方法 | 第19-22页 |
·根际土壤矿质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页 |
·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页 |
·根系活力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株高测定方法 | 第20页 |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的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处理 | 第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6页 |
·间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 | 第22-28页 |
·间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第22-26页 |
·间作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第26-28页 |
·间作作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第28-32页 |
·不同处理间作作物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 第28-29页 |
·不同处理间作作物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不同处理间作作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 | 第30-31页 |
·不同处理间作作物根际土壤有效钾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间作作物对养分的高效利用分析 | 第32-40页 |
·间作作物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的分析 | 第32-36页 |
·间作作物促进养分吸收、转化 | 第36-40页 |
·间作作物的农艺性状及产质量分析 | 第40-46页 |
·间作作物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40-42页 |
·间作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