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1页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的概念 | 第10页 |
·IGFs的生物学基础 | 第10-11页 |
·IGF-Ⅰ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3页 |
·营养对IGF-Ⅰ基因表达调控 | 第13-15页 |
·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FAS的概念及生物学基础 | 第15-16页 |
·FAS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页 |
·营养素对动物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6-19页 |
·动物不同生长阶段FAS基因的表达 | 第19-20页 |
·FAS基因表达与动物体内脂肪沉积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4页 |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点 | 第21页 |
·试验设计与日粮组成 | 第21-22页 |
·试验羊的饲养与管理 | 第22页 |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第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8页 |
·血清尿素氮的测定 | 第24页 |
·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控制 | 第24-26页 |
·RNA的反转录 | 第26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26-27页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27-28页 |
·电泳及mRNA的丰度分析 | 第28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绵羊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 第29页 |
·样品总RNA的质量 | 第29-30页 |
·PCR条件优化 | 第30-34页 |
·退火温度与Mg~(2+)浓度 | 第30-31页 |
·循环次数的确定 | 第31页 |
·引物对之间的竞争反应 | 第31-32页 |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 第32-34页 |
·半定量RT-PCR结果 | 第34-42页 |
·绵羊不同组织中IGF-Ⅰ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34-37页 |
·绵羊不同组织组织中FAS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37-40页 |
·绵羊不同组织中IGF-Ⅰ、FAS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8页 |
·脂肪组织总RNA的提取 | 第42页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PCR反应退火温度 | 第43页 |
·Mg~(2+)的浓度 | 第43页 |
·循环圈数 | 第43页 |
·内标的选择 | 第43-44页 |
·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绵羊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 第44页 |
·蛋白水平对绵羊脂肪和肌肉中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46页 |
·蛋白水平对绵羊脂肪和肌肉中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绵羊不同组织中IGF-Ⅰ、FAS基因表达的差异 | 第47-48页 |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发表论文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