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练习曲创作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7-8页 |
二、研究目的与现状 | 第8-10页 |
第一章 二胡练习曲:特殊的音乐体裁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练习曲定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练习曲之源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练习曲在中国 | 第12-13页 |
第四节 二胡练习曲功能及左右手职责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伏涌延绵——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 第15-35页 |
第一节 “科学与民主”时代的初创期 | 第15-22页 |
一、周少梅的初探 | 第15-17页 |
二、刘天华的四十七首作品 | 第17-21页 |
三、其他学者的探索 | 第21-22页 |
四、总结 | 第22页 |
第二节 “和平时代”的繁荣期 | 第22-29页 |
一、由演奏家、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创作群 | 第23-28页 |
二、特点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节“走进新时代”的多元化成熟期 | 第29-35页 |
一、新时代的期待 | 第29-30页 |
二、“新新人类”的创新 | 第30-33页 |
三、丰硕的果实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学理思考:文化学视野的认识 | 第35-42页 |
第一节 理性的阐发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民族音乐学的思考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由衷的建议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