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宁波余慈地区统筹规划的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6-9页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研究方法 | 第7页 |
·内容安排 | 第7-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生态补偿的定义 | 第9-11页 |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生态补偿的内容 | 第14-20页 |
·生态补偿的目标 | 第14页 |
·生态补偿的原则 | 第14-15页 |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 | 第15页 |
·生态补偿的标准 | 第15-17页 |
·生态补偿的类型和途径 | 第17-20页 |
·生态补偿应用机制设计 | 第20-21页 |
·国内外生态补偿案例分析 | 第21-27页 |
·农业生态补偿 | 第21-23页 |
·流域管理的生态补偿 | 第23-24页 |
·清洁发展机制的应用 | 第24-25页 |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第25-26页 |
·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宁波余慈地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 | 第29-44页 |
·宁波余慈地区基本概况 | 第29-30页 |
·宁波余慈地区开展生态补偿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宁波余慈地区开展生态补偿研究的有利因素 | 第31-32页 |
·宁波余慈地区已开展的生态补偿实践 | 第32-33页 |
·宁波余慈地区南部丘陵地区水源地的生态补偿 | 第33-37页 |
·宁波余慈地区中部平原农村面源污染生态补偿 | 第37-39页 |
·宁波余慈地区生态补偿基金筹措 | 第39-42页 |
·宁波余慈地区生态补偿的制度保障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