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协议在光网络和移动网络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IPv6协议概述 | 第14-18页 |
| ·IPv6协议简介 | 第14页 |
| ·IPv6协议的特点 | 第14-17页 |
| ·IPv6协议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IPv6协议在光网络中的应用 | 第18-26页 |
| ·IPv6协议与光通信技术的融合 | 第18-20页 |
| ·智能光网络技术 | 第20-22页 |
| ·光因特网络 | 第22-26页 |
| 第四章 移动IPv6技术 | 第26-33页 |
| ·移动IPv6概述 | 第26页 |
| ·移动IPv6的基本定义 | 第26-31页 |
| ·三个功能实体 | 第26-27页 |
| ·其他相关术语 | 第27-29页 |
| ·移动IPv6的操作方法 | 第29-31页 |
| ·移动IPv6与IPv4比较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移动IPv6切换技术及分析 | 第33-50页 |
| ·移动IPv6切换方案 | 第33-37页 |
| ·标准切换 | 第33-34页 |
| ·快速切换 | 第34-35页 |
| ·平滑切换 | 第35-36页 |
| ·层次切换 | 第36-37页 |
| ·移动IPv6切换机制及性能分析 | 第37-44页 |
| ·移动IPv6切换的基本过程 | 第37-41页 |
| ·移动切换时延分析 | 第41-44页 |
| ·移动IPv6切换技术优化方案 | 第44-50页 |
| ·FHMIPv6原理 | 第44-46页 |
| ·FHMIPv6操作方法 | 第46-50页 |
| ·预测式快速分层切换 | 第46-47页 |
| ·反应式快速分层切换 | 第47-48页 |
| ·切换技术的相关改进技术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移动IPv6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第50-60页 |
| ·试验平台的选择 | 第50页 |
| ·实现平台Linux概述 | 第50-52页 |
| ·Linux内核简介 | 第50-51页 |
| ·Linux中TCP/IP网络结构 | 第51-52页 |
| ·MIPL基本原理 | 第52页 |
| ·试验平台的部署 | 第52-60页 |
| ·试验环境的安装与调试 | 第52-54页 |
| ·给内核打补丁 | 第52-54页 |
| ·MIPv6对用户空间的要求 | 第54页 |
| ·安装并配置RADVD | 第54-55页 |
| ·试验床的建立 | 第55-57页 |
| ·协议实现整体架构 | 第57页 |
| ·MIPL系统分析 | 第57-60页 |
| ·IP包处理流程 | 第58页 |
| ·绑定的建立 | 第58-59页 |
| ·数据包的隧道转发 | 第59-60页 |
| 第七章 移动IPv6切换技术仿真 | 第60-66页 |
| ·仿真软件选择 | 第60-62页 |
| ·OMNET++仿真环境 | 第62-63页 |
| ·IPv6SuiteWithINET介绍 | 第62页 |
| ·IPv6Suite仿真组件 | 第62-63页 |
| ·移动IPv6仿真实现与分析 | 第63-66页 |
| ·FMIPv6协议的实现 | 第63页 |
| ·FHMIPv6性能仿真 | 第63-64页 |
| ·仿真数据及分析 | 第64-66页 |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 附录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