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7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第13-22页
     ·城市边缘区基础理论研究第13-19页
     ·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第19-20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研究第20-22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2-24页
     ·研究内容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框架与基本结构第24-27页
     ·研究框架第24-25页
     ·论文基本结构第25-27页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基本概念第27-50页
   ·城市边缘区第27-36页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其界定第27-30页
     ·城市边缘区的功能第30-32页
     ·城市边缘区的特征第32-36页
   ·环境景观第36-42页
     ·环境的概念第36-37页
     ·景观的概念第37-41页
     ·环境景观的概念第41-42页
   ·可持续发展第42-47页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第42-43页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第43-45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第45-47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基本概念第47-49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的概念第47-4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内涵第48-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第50-80页
   ·“理想城市”理论第50-58页
     ·“理想城市”与乌托邦城市第50-54页
     ·田园城市第54-56页
     ·“卫星城镇”与雷德伯恩体系第56-58页
   ·“集中与分散”理论第58-63页
     ·“有机疏散”与广亩田第58-60页
     ·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第60-61页
     ·精明增长与紧凑城市第61-63页
   ·“有机更新”理论第63-68页
     ·自组织第63-64页
     ·有机更新第64-68页
   ·“绿色空间”理论第68-75页
     ·生态绿地系统第68-71页
     ·绿色城市与山水城市第71-73页
     ·生态城市与森林城市第73-75页
   ·“设计结合自然”理论第75-78页
     ·追求“自然”的中国园林与“征服自然”的西方造园第75-76页
     ·“设计结合自然”的现代环境景观规划第76-78页
   ·小结第78-80页
第4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现状分析第80-110页
   ·国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现状第80-93页
     ·巴黎第80-85页
     ·纽约第85-88页
     ·伦敦第88-91页
     ·东京第91-93页
   ·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现状第93-106页
     ·北京第93-99页
     ·上海第99-103页
     ·广州第103-106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形成机制第106-109页
     ·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双重影响第106-107页
     ·面临生态危机,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第107-108页
     ·政治、经济等因素综合影响第108页
     ·人类心理对与自然和谐状态的渴望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5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理想模式及理念研究第110-165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目标第110-112页
     ·营造和维护自然环境景观,完善自然安全格局第110-111页
     ·保护和恢复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恢复机制第111-112页
     ·以“绿色优先”溶解城市边缘区,控制城市蔓延第112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原则第112-114页
     ·结合自然原则第112-113页
     ·地域乡土化原则第113页
     ·系统整体性原则第113-114页
     ·艺术性原则第114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理想模式第114-124页
     ·“大绿色”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理想模式第114-118页
     ·“多核有机集中”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理想模式第118-122页
     ·“有序生长”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理想模式第122-124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认知维度第124-132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与环境知觉第124-127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与环境认知第127-132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审美维度第132-138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审美对象——自然之美第132-134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审美体验——自然全美第134-136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审美境界——和谐生态美第136-13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视觉维度第138-155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视觉多维感知第138-142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视觉要素第142-145页
     ·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视觉的和谐整合第145-155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规划实证剖析第155-163页
     ·上海金山区廊下镇环境景观规划第155-159页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规划第159-163页
   ·小结第163-165页
第6章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第165-176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的价值取向第165-16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评价第165-166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生态价值评价第166-167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社会及经济价值评价第167-16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第168-173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目的第168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第168-169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第169-173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边缘区环境景观评价实施保障措施第173-174页
     ·加强规划管治,规范开发秩序、分区管理第173页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第173-174页
     ·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第174页
     ·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加强环境景观保护宣传教育第174页
   ·小结第174-176页
第7章 结论第176-180页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意义第176-178页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展望第178-180页
参考文献第180-189页
致谢第189-19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CD3单克隆抗体治疗Ⅰ型糖尿病及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利润分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