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陶大口尊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大口尊的命名与界定 | 第8-9页 |
一、大口尊的命名 | 第8-9页 |
二、大口尊的界定 | 第9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一、陶器在考古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 第9-10页 |
二、陶大口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类型学研究 | 第13-26页 |
第一节 型式分析 | 第13-19页 |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 第19-24页 |
一、分期 | 第19-22页 |
二、各期年代的确定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大口尊的分布 | 第26-58页 |
第一节 分布类型的划分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分布特征及类型演变模式 | 第27-54页 |
一、分布特征 | 第27-50页 |
二、演变模式 | 第50-54页 |
第三节 族属蠡测 | 第54-5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功用与消亡 | 第58-70页 |
第一节 大口尊的功用 | 第58-67页 |
一、有关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现状 | 第58-59页 |
二、功用分析 | 第59-66页 |
三、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大口尊的消亡 | 第67-6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相关问题探讨 | 第70-77页 |
第一节 同名器现象 | 第70-73页 |
一、史前大口尊 | 第70-71页 |
二、西周大口尊 | 第71-72页 |
三、三者的区别 | 第72-73页 |
第二节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3-77页 |
一、大口尊刻划符号的含义 | 第73-75页 |
二、大口尊只出于居址中 | 第75-76页 |
三、大口尊的特性 | 第76-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表 | 第83-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