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绪论第12-23页
 一、研究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学术价值第12-14页
 二、学术界对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研究状况第14-17页
 三、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基本概念第17-21页
 四、本文的研究范围第21-23页
第一章 清朝多元互补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第23-49页
 第一节 法源多元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第23-35页
  一、《大清律例》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规定第23-26页
  二、《大清会典》及各部则例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规定第26-29页
  三、主管官员或疆臣奏准的对外贸易管理规章第29-32页
  四、中外条约中规范双边贸易的条款第32-34页
  五、清帝在对外贸易方面颁布的勅诏谕旨第34-35页
 第二节 多种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关系互补第35-44页
  一、律例、会典、则例和章程之间互补第35-40页
  二、律与例、典与例之间互补第40-42页
  三、皇帝勅诏谕旨与律例、会典、规章之间互补第42-44页
 第三节 对外贸易法规内容的细化倾向第44-49页
  一、明以前对外贸易法规的概括性第44-46页
  二、清代对外贸易法规的明显细化第46-49页
第二章 清朝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第49-68页
 第一节 政出多门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第49-56页
  一、中央设置多重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第49-51页
  二、海关管理具体的对外贸易事务并征收关税第51-55页
  三、地方督抚将军各不相同的对外贸易管理权限第55-56页
 第二节 外交外贸合一的朝贡贸易体系第56-62页
  一、朝贡本身成为中外贸易第57-58页
  二、朝贡过程附带中外贸易第58-61页
  三、清政府对朝贡贸易的限制第61-62页
 第三节 严格控制中外贸易的洋行制度第62-68页
  一、洋行制度的建立及职能第63-64页
  二、洋行商人的责任和义务第64-66页
  三、洋行制度有效控制对外贸易第66-68页
第三章 清朝禁限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第68-88页
 第一节 对贸易区域和地点的限制第68-71页
  一、海关设在长江以南第68-69页
  二、规定各国来华贸易的地点第69-70页
  三、陆路贸易的固定路线和地点第70页
  四、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商品的运输路线第70-71页
 第二节 对贸易商品的禁止与限制第71-75页
  一、禁止军器军需类商品出口第71-72页
  二、禁止丝绸丝斤纺织品出口第72-73页
  三、禁止米谷豆麦等粮食出口第73-74页
  四、禁止其它类商品的出口第74-75页
 第三节 对贸易商船的限制第75-77页
  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船舶的载重量第75页
  二、出洋贸易船只必须烙印和标色第75-76页
  三、严禁中外商人之间买卖贸易船只第76页
  四、出洋船只打造与出洋都需保结第76-77页
 第四节 对中外贸易商人的限制第77-86页
  一、对中国商人在外贸经营中的限制第77-80页
  二、对外国商人在华贸易的限制第80-86页
 第五节 其它方面的限制第86-88页
第四章 清朝海关税制及税负加重第88-104页
 第一节 海关制度的建立与税则的完善第88-93页
  一、清朝以前的外贸管理机构第88-90页
  二、清朝管控对外贸易的创举第90页
  三、海关征税则例的制定与完善第90-93页
 第二节 海关计税依据与税率第93-95页
  一、货物按数量单位计征关税第93-94页
  二、船舶按尺码长短计征船料税第94-95页
  三、续增外洋货物按比例制征税第95页
 第三节 海关征税额的递增机制第95-99页
  一、预设海关应完税收的额税制第95-97页
  二、考核海关实际征税的比较制第97-98页
  三、惩治海关短收额税的赔罚制第98-99页
 第四节 海关税费陋规的再生机制第99-104页
  一、海关普遍存在浮收过取第100-101页
  二、多数陋规归公再归公第101-103页
  三、名目繁多的陋规有增无减第103-104页
第五章 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本质属性第104-129页
 第一节 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法制第104-113页
  一、全方位禁止与限制对外贸易第104-106页
  二、清朝是否闭关锁国的争论第106-107页
  三、清朝对外贸易法制闭关锁国的认定第107-113页
 第二节 形式与内容落后的对外贸易法制第113-121页
  一、对外贸易法制缺乏严肃性第114-117页
  二、对外贸易法制缺乏贸易保护第117-121页
 第三节 阻遏对外贸易构成严刑峻法第121-129页
  一、在立法上阻遏对外贸易第121-123页
  二、阻遏对外贸易法制的严刑峻法性质第123-129页
第六章 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形成原因第129-154页
 第一节 清朝政府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基础第129-135页
  一、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依然是自然经济第129-133页
  二、重农抑商与阻遏对外贸易的一致性第133-135页
 第二节 清朝皇帝天下共主观的严重作祟第135-143页
  一、清朝皇帝天下共主观的强化第136-140页
  二、清朝皇帝视对外贸易为赏赐与惩处第140-143页
 第三节 满清政权严防中外势力联合反清第143-154页
  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第143-147页
  二、华夷之防与中外冲突的简单处理第147-154页
第七章 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社会后果第154-196页
 第一节 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历史机遇第154-170页
  一、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坚实基础第154-161页
  二、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良好环境第161-166页
  三、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自身能力第166-170页
 第二节 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的后果及影响第170-196页
  一、损害了商民正常的社会生活第171-173页
  二、加剧了清朝的制度性贪渎和腐败第173-176页
  三、引发了频繁的涉外争端和冲突升级第176-182页
  四、制约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第182-186页
  五、注定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第186-196页
结论第196-19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99-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神经网络时间序列法的交通荷载动态预测
下一篇:微型电机变频驱动控制系统性能评价及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