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非法行医罪研究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9页
一、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第9-17页
 (一) 如何理解“未取得行医资格”第9-12页
 (二) 非法行医罪是特殊主体第12-13页
 (三) 关于犯罪主体的一些具体问题第13-17页
  1、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人,超出执业地点、类别或范围行医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的主体第13-15页
  2、乡村医生、师承医生能否成为非法行医罪主体第15-16页
  3、退休医师执业能否构成非法行医罪主体第16页
  4、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采取联营、挂靠、承包等方式在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中行医的,是否构成本罪主体第16-17页
二、非法行医罪的主观方面第17-21页
 (一) 本罪的基本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第17页
 (二) 非法行医罪的罪过内容第17-18页
 (三) 非法行医罪不以营利为目的第18-19页
 (四) 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心理态度第19-21页
三、非法行医罪的客体第21-23页
四、非法行医罪的客观方面第23-31页
 (一) 非法行医中的“行医”第23-25页
  1、行医行为的定义第23-24页
  2、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行为是否应列入非法行医行为?第24-25页
 (二) 行医行为是业务活动第25-26页
 (三) “情节严重”的内涵第26-27页
 (四) 对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死亡的后果的理解第27-31页
  1、如何理解“造成就诊人死亡的情形”第27-29页
  2、非法行医罪的鉴定问题第29-31页
五、非法行医罪的特殊问题第31-34页
 (一) 被害人承诺的效力第31-32页
 (二) 非法行医罪中的共同犯罪第32-34页
六、非法行医罪的立法完善第34-40页
 (一) 单位犯罪第34-37页
  1、单位非法行医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第34-35页
  2、单位非法行医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第35-36页
  3、单位非法诊疗行为符合单位犯罪的构成特征第36页
  4、单位非法行医行为的表现形式第36-37页
 (二) 非法行医罪刑罚设计的思考第37-40页
  1、非法行医罪与医疗事故罪的比较第37页
  2、非法行医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比较第37-38页
  3、非法行医罪与故意伤害罪比较第38-39页
  4、非法行医罪与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比较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嗪类高氮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供电企业资产维护管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