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顺治至雍正(1644~1735年)论文

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章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秦汉——明清)的发展变迁第14-36页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初创时期第14-20页
  (一) 秦代监察制度的创建第14-16页
  (二) 两汉监察制度的确立第16-18页
  (三) 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的衰微第18-19页
  (四)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的评析第19-20页
 二、隋唐至宋辽金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成熟时期第20-25页
  (一) 隋唐监察制度的日臻成熟第20-22页
  (二) 宋辽金元监察制度的曲折发展第22-23页
  (三) 隋唐至宋辽金元监察制度的评析第23-25页
 三、明清——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强化时期第25-36页
  (一) 明代监察制度的逐步严密第25-27页
  (二) 清代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强化第27-31页
  (三) 明清监察制度的历史评析第31-36页
第二章 顺治朝科道官员述评第36-75页
 一、顺治朝科道官员活动的历史背景第36-38页
 二、科道官为改革具有民族征服色彩的五大弊政做出努力第38-48页
  (一) 剃发、易服第38-41页
  (二) 圈地第41-43页
  (三) 投充第43-45页
  (四) 逃人问题第45-48页
 三、与科道官有关的典型个案分析第48-57页
  (一) 众科道弹劾冯铨案第49-50页
  (二) 御史张煊参劾陈名夏案第50-52页
  (三) 弹劾陈之遴案第52-53页
  (四) 弹劾龚鼎孽案第53-55页
  (五) 弹劾魏裔介案第55-56页
  (六) 弹劾刘正宗案第56-57页
 四、巡按御史第57-68页
  (一) 清初巡按制度的沿革与兴废第58-60页
  (二) 对于清初巡按制度的基本评价第60-65页
  (三) 巡按制度的废止第65-68页
 五、对顺治朝科道官员的基本评价第68-75页
  (一) 科道官的积极作用第68-71页
  (二) 科道官的消极作用第71-72页
  (三) 科道官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局限第72-75页
第三章 康熙朝科道官员述评第75-104页
 一、康熙朝科道官员活动的历史背景第75-78页
 二、风闻言事第78-86页
  (一) 顺治朝禁止"风闻言事"第78-80页
  (二) 康熙朝对"风闻言事"的禁而复开第80-86页
 三、与科道官有关的典型个案分析第86-93页
  (一) 御史陈紫芝参劾张汧案第86-87页
  (二) 郭琇弹劾靳辅、明珠案第87-91页
  (三) 弹劾噶礼案第91-93页
 四、科道官对确立储位的关注第93-97页
 五、对康熙朝科道官员的基本评价第97-104页
  (一) 科道官员在国计民生、军事、吏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97-102页
  (二) 皇权严重限制了科道官员作用的发挥第102-104页
结束语第104-105页
附表第105-169页
 一、按语第105-108页
 二、顺治朝科道官员表第108-130页
 三、康熙朝科道官员表第130-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5-176页
后记第176-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下一篇: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