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8页 |
二、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8页 |
三、框架结构 | 第8-10页 |
第一章 金融理财概述 | 第10-19页 |
第一节 金融理财的概念及特征 | 第10-13页 |
一、金融理财的概念 | 第10-12页 |
二、金融理财的法律特征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金融理财的种类 | 第13页 |
一、金融机构理财 | 第13页 |
二、非金融机构理财 | 第13页 |
第三节 我国金融理财的发展现状 | 第13-19页 |
一、我国现阶段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的最新情况 | 第14-16页 |
二、国际金融理财业的历史回顾及可借鉴之处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金融理财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25页 |
第一节 金融理财合同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9-22页 |
一、居间合同 | 第19-20页 |
二、委托合同 | 第20页 |
三、特殊委托合同 | 第20页 |
四、借贷合同 | 第20-21页 |
五、公募信托合同 | 第21页 |
六、私募信托合同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应将金融理财界定为信托法律关系 | 第22-25页 |
一、金融理财所涉及的财产法律关系相同 | 第23页 |
二、受托方承担的责任相同 | 第23页 |
三、金融理财产品功能相似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金融理财面临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 第25-31页 |
第一节 金融理财面临的问题及潜在风险 | 第25-27页 |
一、理财法规和监管依据不明,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是最大风险 | 第25页 |
二、理财机构和人员资质不齐,经营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凸现 | 第25-26页 |
三、理财市场运行模式不规范,导致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骤增 | 第26页 |
四、理财产品投向日趋多元化,潜在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 | 第26-27页 |
五、理财监管主体和标准不一,理财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环境 | 第27页 |
第二节 金融理财行业不能有效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法律因素 | 第27-28页 |
二、监管因素 | 第28页 |
三、其他因素 | 第28-31页 |
第四章 我国金融理财的立法和监管建议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制定《金融理财业务管理办法》 | 第31-34页 |
一、金融理财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 第31-34页 |
三、金融理财的风险管理 | 第34页 |
四、金融理财的监督管理 | 第34页 |
五、法律责任 | 第34页 |
第二节 改变监管模式,实施功能监管 | 第34-37页 |
一、传统机构监管的缺陷 | 第35页 |
二、功能监管的制度优势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