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中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引言第16-22页
 一、问题的提出—从华为公司股权纠纷案说起第16-17页
 二、研究思路第17-18页
 三、我国员工持股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四、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一章 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问题第22-50页
 第一节 资本概述第22-27页
  一、资本概念分析第22-25页
  二、资本的表现形式第25-27页
 第二节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第27-42页
  一、物质资本第27-28页
  二、人力资本第28-40页
  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第40-42页
 第三节 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第42-49页
  一、精神激励第43-44页
  二、物质激励第44-47页
  三、最优的激励方案—员工持股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二章 员工持股制度的基本理论第50-72页
 第一节 员工持股概述第50-56页
  一、员工持股的概念第50-51页
  二、员工持股的类型第51-53页
  三、员工持股适用的企业形式第53-56页
 第二节 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基础第56-65页
  一、双因素理论第56-57页
  二、分享经济理论第57-58页
  三、人力资本理论第58-60页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第60-61页
  五、劳动力产权理论第61-63页
  六、具有我国特色的员工持股理论探讨第63-65页
 第三节 员工持股制度得失考察第65-70页
  一、员工持股的优点第66-68页
  二、员工持股制度的制度性缺陷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三章 国外员工持股的实践及启示第72-105页
 第一节 美国模式—员工持股计划第72-85页
  一、概述第72-73页
  二、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产生与发展第73-77页
  三、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特点第77-80页
  四、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得失第80-83页
  五、个案分析: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员工持股案第83-85页
 第二节 德国模式—员工参与管理制度第85-89页
  一、德国参与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第85-86页
  二、德国员工参与管理制的内容第86-88页
  三、德国员工参与制度的作用和不足第88-89页
 第三节 日本模式—员工持股会第89-95页
  一、概述第89-90页
  二、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第90-91页
  三、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工资制第91-92页
  四、日本的员工持股制度第92-95页
 第四节 其他典型员工持股实践第95-99页
  一、西班牙的蒙德拉贡合作社第95-96页
  二、英国的利润分享制度第96-99页
 第五节 国外员工持股实践的启示第99-103页
  一、资本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合二为一”第99页
  二、强大的法律支持第99-100页
  三、员工广泛参与企业第100-101页
  四、员工持股具备可操作性第101页
  五、严格限制员工股的转让第101-102页
  六、专门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四章 我国的员工持股实践及其得失第105-137页
 第一节 我国的员工持股实践第105-111页
  一、我国早期的员工持股实践:晋商票号中的“顶身股”第105-107页
  二、我国的现代员工持股之路第107-108页
  三、我国员工持股的形态第108-111页
 第二节 我国员工持股实践的得失第111-117页
  一、我国实行员工持股的优越性第112-113页
  二、我国员工持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第113-115页
  三、我国员工持股失效的原因分析第115-117页
 第三节 区分企业性质推行适合的员工持股第117-130页
  一、国有企业员工持股之路—制度规范下的改革第117-121页
  二、民营企业员工持股之路—制度监督下的自由搏击第121-126页
  三、关于国家控股企业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第126-130页
 第四节 我国员工持股成功个案分析第130-135页
  一、上海浦东大众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持股案第130-132页
  二、深圳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持股案第132-133页
  三、诸城模式第133-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五章 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第137-164页
 第一节 构建我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第137-142页
  一、宗旨第137-138页
  二、指导思想第138-139页
  三、基本做法第139-142页
 第二节 我国员工持股立法模式的选择第142-146页
  一、我国对员工持股的规范第142-144页
  二、员工持股立法模式选择第144-146页
 第三节 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定第146-163页
  一、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的原则第146-147页
  二、员工持股的资金来源第147-151页
  三、员工持股中股份的来源第151-153页
  四、员工股东的主要权利第153-156页
  五、员工持股的股票管理第156-159页
  六、员工持股会第159-161页
  七、其他法律制度对员工持股的保障第161-163页
 本章小结第163-164页
结论第164-165页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员工持股办法第165-175页
附录:美国员工持股计划的有关立法历程第175-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务模式视角的资源外包网络研究
下一篇: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