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顺地区西安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 第11-12页 |
| ·研究区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研究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及工作量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6页 |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6页 |
| ·区域地层 | 第18-19页 |
| ·区域构造 | 第19-21页 |
| ·NNE向构造 | 第20-21页 |
| ·S-N向构造带 | 第21页 |
| ·E-W向构造 | 第21页 |
| ·N-W向构造 | 第21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1-23页 |
|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23-26页 |
| ·区域重力场特征 | 第23-24页 |
| ·区域磁场特征 | 第24-25页 |
| ·区域热流值特征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6-52页 |
| ·矿区地层 | 第26-27页 |
| ·矿区构造 | 第27-32页 |
| ·矿区岩浆岩 | 第32-37页 |
| ·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规模 | 第37-40页 |
| ·矿石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第40-42页 |
| ·矿石矿物组成 | 第40页 |
| ·矿石结构构造 | 第40-42页 |
| ·矿石类型 | 第42页 |
| ·围岩蚀变 | 第42-52页 |
| ·矿化蚀变带划分及其特征 | 第42-46页 |
| ·矿化带内主要蚀变矿物特征 | 第46-50页 |
| ·矿化蚀变矿物生成顺序及矿化蚀变作用阶段划分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平顺地区铁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 第52-62页 |
| ·含矿地层特征 | 第52页 |
| ·矿化蚀变带元素分布特征 | 第52-55页 |
| ·矿床物理化学条件 | 第55-57页 |
|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7-59页 |
|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第59-62页 |
| 第五章 控矿因素分析 | 第62-72页 |
| ·岩体侵位机制与铁矿体关系 | 第62-65页 |
| ·第一岩构造岩浆岩带侵位机制及其与铁矿床的关系 | 第62-64页 |
| ·第二构造岩浆岩带侵位机制及其与铁矿床的关系 | 第64-65页 |
| ·构造与矿的关系 | 第65-72页 |
| ·褶皱控矿作用 | 第65-67页 |
| ·断裂控矿作用 | 第67-72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 第77-8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