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地方财政论文

缓解我国地方财政困境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导论第10-19页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第10-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选题的意义第10-13页
   ·已有研究的简要回顾第13-15页
     ·贾康和白景明的研究第13-14页
     ·黄佩华,迪帕克的研究第14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第14-15页
     ·其他学者的研究第15页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15-17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创新点及不足第17-19页
2 地方财政基本理论第19-31页
   ·行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第19-21页
     ·行政分权第19-20页
     ·政府的体制模式第20-21页
     ·地方政府第21页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第21-27页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第22-24页
     ·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第24-27页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第27页
   ·地方财政理论第27-29页
     ·地方财政支出第27-28页
     ·地方财政收入第28-29页
     ·地方政府债务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3 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历史分析第31-45页
   ·1979年~1993年——财政压力下的财政体制改革探索阶段第31-36页
     ·“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第31-33页
     ·“财政包干”体制的全面推行第33-36页
   ·1994年分税制——开始迈入公共财政改革的新阶段第36-44页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第37-39页
     ·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评析第39-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表现第45-60页
   ·各地区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不平衡严重第45-54页
     ·地区之间的财政横向不平衡严重第45-49页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均衡横向财政能力差别的效果不明显第49-54页
   ·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第54-58页
     ·县乡财政运行情况第54-57页
     ·县乡财政困境的主要表现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成因第60-81页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汲取能力的制约第60-64页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汲取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第60-61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财政汲取能力的提高第61-64页
   ·我国政府的职能目标对财政支出水平的压力第64-68页
     ·政府职能目标对财政支出水平的决定性作用第64-66页
     ·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目标与财政能力不匹配第66-68页
   ·财政体制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影响第68-75页
     ·财政体制对财政运行的作用第68-71页
     ·我国财政体制的缺陷造成了财政困境向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的集中第71-75页
   ·财政管理对财政效率的影响第75-78页
     ·财政管理对财政效率的影响第76页
     ·我国地方财政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了财政运行效率的提高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81页
6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经济基础第81-86页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作用第81-82页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提高财政收入水平的基础第81页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助于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第81-82页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第82页
   ·财政困难地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思路第82-85页
     ·把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第82-83页
     ·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第83页
     ·运用财政补贴、贴息等政策手段,撬动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第83页
     ·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困难地区地方债制度第83-84页
     ·努力争取上级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7 确立有限财政目标是缓解地方财政困境的基本条件第86-93页
   ·建设有限政府是解决我国地方财政困境的逻辑前提第86-8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第86-87页
     ·有限政府的基本含义和建立有限政府的主要原则第87-88页
   ·根据建设有限政府的主要原则,确立我国有限财政的目标第88-91页
     ·按照“有限性”原则,建设“公共”财政第88-89页
     ·根据合法性原则,建设“法制”财政第89页
     ·按照权力分散性原则,建设“分级”财政第89-90页
     ·按照民主性原则,建设“民主”财政第90页
     ·按照有效性原则,建设“高效”财政第90-91页
   ·建设有限财政的主要设想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8 建立规范的财政体制是解决我国地方财政压力的制度前提第93-101页
   ·政府各层级之间财政收支责权纵向配置的原则和基本思路第93-97页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纵向配置的主要原则第93-94页
     ·政府间财政收入权纵向配置的基本原则第94-96页
     ·我国政府间合理划分收支责权的基本思路第96-97页
   ·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和思路第97-100页
     ·转移支付制度的主要功能第97页
     ·设计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97-98页
     ·解决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主要思路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9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对缓解财政压力的积极作用第101-105页
   ·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第101-102页
     ·部门预算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第101-102页
     ·部门预算改革的意义第102页
   ·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第102-103页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02-103页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意义第103页
   ·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第103-104页
     ·政府采购的含义第103页
     ·政府采购的主要功能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束语第105-107页
 1. 主要结论第105页
 2. 对策建议第105-106页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作者简介第111-1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指标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神经再生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