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筒体结构拟动力试验及理论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8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项目研究背景第12-13页
     ·项目研究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7页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第13-21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第21-22页
     ·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体系第22页
     ·结构动力方程的精细积分方法第22-25页
     ·结构抗震试验第25-27页
   ·项目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项目来源第27页
     ·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筒体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第28-46页
   ·引言第28页
   ·动力特性的等效刚度法第28-34页
     ·框筒结构的等效刚度第28-32页
     ·筒中筒结构的等效刚度第32页
     ·钢管混凝土柱的相关参数第32-33页
     ·筒体结构抗侧移刚度矩阵的简化形成方法第33-34页
   ·筒体结构模型动力特性的实测第34-45页
     ·测试设备与参数设定第34-35页
     ·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第35-37页
     ·筒中筒结构的动力特性实测第37-44页
     ·组合筒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实测第44-45页
   ·筒体结构动力特性比较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结构动力方程及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研究第46-87页
   ·引言第46页
   ·Newmark-β方法的递推简化分析第46-50页
     ·Newmark-β方法简介第46-47页
     ·Newmark-β方法的递推格式第47-48页
     ·Newmark-β方法的起步条件第48-49页
     ·Newmark-β方法递推格式的稳定性分析第49-50页
   ·线性精细动力积分方法第50-61页
     ·线性精细积分方法原理及公式第50-55页
     ·算例分析第55-61页
   ·非线性动力方程精细积分方法第61-80页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常用数值积分法简介第61-63页
     ·非线性动力方程的精细积分法第63-70页
     ·算例分析第70-80页
   ·拟动力试验的精细积分方法第80-86页
     ·避免状态矩阵求逆的显式拟动力积分法第81-82页
     ·状态矩阵求逆的隐式拟动力积分法第82-83页
     ·算例分析第83-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筒体结构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第87-112页
   ·前言第87页
   ·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模型拟动力试验第87-111页
     ·模型设计与制作第87-92页
     ·加载与测试装置第92-94页
     ·加载方案第94-98页
     ·试验结果第98-103页
     ·破坏形态第103-108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5章 筒体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112-134页
   ·前言第112-113页
   ·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及其应用第113-124页
     ·多垂直杆单元模型的刚度矩阵第113-115页
     ·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在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第115-119页
     ·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在钢管混凝土柱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第119-120页
     ·多垂直杆单元模型在型钢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第120-121页
     ·算例分析第121-124页
   ·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试验对比第124-128页
     ·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几个问题第124-126页
     ·组合筒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试验对比第126-128页
   ·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非线性分析第128-133页
     ·模型概况第128-129页
     ·模型拟动力试验简况第129-130页
     ·试验结果第130-131页
     ·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结论第134-137页
 1.筒体结构动力特性的实测与简化计算第134页
 2.结构动力方程精细动力积分方法的改进第134-135页
 3.筒体结构模型的拟动力试验第135页
 4.筒体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8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8-150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的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
下一篇:深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