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益及宽带微带天线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微带天线的发展概况 | 第7-1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2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 | 第12-31页 |
·微带天线的分类 | 第12-13页 |
·微带天线的馈电 | 第13-16页 |
·微带线馈电 | 第13页 |
·同轴线馈电 | 第13-14页 |
·临近耦合馈电 | 第14-15页 |
·缝隙(口径)耦合馈电 | 第15-16页 |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 第16-17页 |
·缝隙耦合微带天线的分析 | 第17-30页 |
·缝隙耦合微带天线组成 | 第17-18页 |
·微带缝隙天线的结构分析及等效模型 | 第18-20页 |
·传输线模型法 | 第20-23页 |
·腔体模型法 | 第23-26页 |
·腔体等效近似 | 第23-25页 |
·腔体模型中磁流辐射 | 第25-26页 |
·转换比计算 | 第26页 |
·耦合机理、数值分析 | 第26-30页 |
·耦合机理 | 第26-27页 |
·数值分析 | 第27-30页 |
·总结 | 第30-31页 |
3 缝隙耦合微带天线的设计 | 第31-50页 |
·介质的选择 | 第32页 |
·辐射贴片尺寸的确定 | 第32-34页 |
·接地板尺寸确定 | 第34页 |
·微带馈线 | 第34-37页 |
·缝隙尺寸的确定 | 第37页 |
·开路调谐枝节尺寸确定 | 第37-38页 |
·参数性能分析 | 第38-44页 |
·缝隙结构的改进 | 第44-49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4 锲型加载结构的设计 | 第50-62页 |
·问题研究背景 | 第50-52页 |
·倾斜面L的影响 | 第52-54页 |
·距离d对天线谐振特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倾斜角θ对谐振特性、驻波比的影响 | 第56-58页 |
·距离d、倾斜角θ对天线增益G影响 | 第58页 |
·加载结构与未加载结构的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