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开环绳系卫星编队飞行的稳定性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 ·绳系卫星编队系统概述 | 第13-17页 |
| ·绳系卫星的概念 | 第13页 |
| ·绳系卫星编队的概念 | 第13-14页 |
| ·绳系卫星编队飞行的历史及发展 | 第14-17页 |
| ·绳系系统相关的实验 | 第14-15页 |
| ·非自转绳系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自转绳系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绳系卫星编队的优点 | 第17-18页 |
| ·绳系卫星编队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绳系卫星编队系统的建模 | 第21-30页 |
| ·编队飞行方式 | 第21页 |
| ·编队飞行的前提假设 | 第21-22页 |
| ·编队飞行的动力学方程 | 第22-29页 |
| ·坐标系的确定 | 第22-23页 |
| ·编队系统的动能 | 第23-26页 |
| ·编队系统的重力势能 | 第26-27页 |
| ·编队系统的弹性势能 | 第27页 |
| ·编队系统的结构阻尼 | 第27-28页 |
| ·编队飞行的动力学方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三星编队系统平衡点状态分析 | 第30-49页 |
| ·编队系统平衡点的确定 | 第30-35页 |
| ·编队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30-31页 |
| ·编队系统平衡点的求解 | 第31-35页 |
| ·动力学方程的线性化 | 第35-36页 |
| ·派生系统的特征值分析及仿真 | 第36-47页 |
| ·地球法线方向的平衡点构型 | 第36-42页 |
| ·特征子空间的概念 | 第36-37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37-40页 |
| ·线性化仿真 | 第40-42页 |
| ·沿地球轨道切线方向的平衡点构型 | 第42-44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42页 |
| ·线性化仿真 | 第42-44页 |
| ·两子星体分别在外法向和飞行方向的平衡点构型 | 第44-47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44-45页 |
| ·线性化仿真 | 第45-47页 |
| ·轨道面外的平衡点构型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四星绳系系统平衡点状态分析 | 第49-64页 |
| ·编队系统平衡点的确定 | 第49-54页 |
| ·编队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49页 |
| ·编队系统平衡点的求解 | 第49-54页 |
| ·第一类平衡点构型的稳定性分析 | 第54-60页 |
| ·动力学方程的线性化 | 第54-55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55-58页 |
| ·线性化仿真 | 第58-60页 |
| ·第二类平衡点构型的稳定性分析 | 第60-63页 |
| ·特征值分析 | 第60-61页 |
| ·线性化仿真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参数对绳系系统的影响 | 第64-76页 |
| ·参数与平衡点的关系 | 第64-66页 |
| ·参数k、c 对平衡点构型稳定性的影响 | 第66-71页 |
| ·k、c 与三星编队平衡点构型稳定性的关系 | 第66-68页 |
| ·k、c 与四星编队平衡点构型稳定性的关系 | 第68-71页 |
| ·参数k、c 对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71-75页 |
| ·k 与编队系统振动特性的关系 | 第71-73页 |
| ·c 与编队系统振动特性的关系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六章 绳系卫星编队的非线性仿真 | 第76-86页 |
| ·三星绳系卫星编队的数值仿真 | 第76-80页 |
| ·静止的初始扰动值的非线性仿真 | 第76-80页 |
| ·地球法线方向的平衡点构型 | 第76-78页 |
| ·在轨道切线方向的平衡点构型 | 第78-80页 |
| ·四星绳系卫星编队的非线性仿真 | 第80-84页 |
| ·静止的初始扰动值的非线性仿真 | 第80-82页 |
| ·运动的初始扰动值的非线性仿真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6-88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86-87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