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空间数据库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 ·文章内容与组织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技术特色 | 第14页 |
| ·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空间数据库相关技术理论 | 第16-26页 |
| ·传统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比较 | 第16-17页 |
| ·传统数据库 | 第16页 |
| ·空间数据库 | 第16-17页 |
| ·GIS软件介绍 | 第17-23页 |
| ·GIS软件比较 | 第17页 |
| ·ArcGIS | 第17-18页 |
| ·ArcGIS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 | 第18-19页 |
| ·空间数据引擎——ArcSDE | 第19-22页 |
| ·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 | 第22-23页 |
| ·数据库平台 | 第23-26页 |
| ·现行数据库软件比较分析 | 第23-25页 |
| ·平台选用——Oracle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设计 | 第26-36页 |
| ·需求分析 | 第26页 |
| ·设计原则和依据 | 第26-28页 |
| ·原则 | 第26-27页 |
| ·依据 | 第27-28页 |
| ·建库流程设计 | 第28页 |
| ·数据库总体设计 | 第28-36页 |
| ·数据内容 | 第28页 |
| ·概念设计 | 第28-29页 |
| ·逻辑设计 | 第29-34页 |
| ·物理设计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建库实践--华阴市为例 | 第36-50页 |
| ·华阴市概况 | 第36页 |
| ·建库目标 | 第36-37页 |
| ·数据库建设 | 第37-41页 |
| ·资料准备 | 第37页 |
| ·数学基础 | 第37-38页 |
|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 ·质量检查 | 第38-40页 |
| ·数据字典 | 第40页 |
| ·数据入库 | 第40-41页 |
| ·相关难题 | 第41-50页 |
| ·基期数据获取 | 第41-44页 |
| ·制图综合问题 | 第44-45页 |
| ·土地利用历史数据管理 | 第45-47页 |
| ·符号库建立与完善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应用 | 第50-56页 |
| ·设计目标与原则 | 第50-52页 |
| ·设计目标 | 第50-51页 |
| ·设计原则 | 第51-52页 |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52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 ·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 第53页 |
| ·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 第53-56页 |
| ·信息查询 | 第53-54页 |
| ·土地变更 | 第54页 |
| ·空间分析 | 第54页 |
| ·制图输出 | 第54页 |
| ·土地监察 | 第54-5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