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6页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7-11页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第一章 毛泽东国权思想 | 第16-38页 |
第一节 毛泽东国权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 | 第16-19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16-17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毛泽东国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9-38页 |
一、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 第19-24页 |
二、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 | 第24-28页 |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28-30页 |
四、把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决策的主要依据 | 第30-36页 |
五、首先争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在此基础上发展和保障人权 | 第36-38页 |
第二章 邓小平国权思想 | 第38-60页 |
第一节 邓小平国权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时代背景 | 第38-40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38-39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邓小平国权思想主要内容 | 第40-60页 |
一、国权高于人权,反对西方国家干涉中国内政 | 第40-42页 |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 第42-47页 |
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47-50页 |
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 第50-52页 |
五、加强国防的现代化建设 | 第52-54页 |
六、以国家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处理国际关系 | 第54-60页 |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异同及历史启示 | 第60-74页 |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共同点 | 第60-63页 |
一、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都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第60-61页 |
二、在处理对外关系的问题上,都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放在第一位 | 第61-62页 |
三、都强调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62页 |
四、都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为维护国权的手段,并且都强调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 第62页 |
五、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都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不同点 | 第63-68页 |
一、毛泽东重视维护中国的安全利益,邓小平重视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 | 第63-64页 |
二、毛泽东多以斗争和结盟或准结盟的方式维护国权,邓小平则以和平和不结盟的方式捍卫国权 | 第64-66页 |
三、毛泽东主张国强民富,邓小平强调民富国强 | 第66-68页 |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的国权思想的历史启示 | 第68-74页 |
一、在发展对外关系时,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放在首位 | 第68-69页 |
二、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积极探索实践国权原则的新方法 | 第69-70页 |
三、在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时,应采用法制化的手段 | 第70-72页 |
四、在人权问题上,要在坚持国权的前提下推进人权建设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