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论文写作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关于债权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关于债权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内外文献回顾的总结 | 第18页 |
·研究思路、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债权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与治理意义 | 第20-22页 |
·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债权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2-23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 第23-25页 |
3. 债权治理效应分析 | 第25-32页 |
·债权治理的积极治理效应 | 第25-28页 |
·债权治理的股权结构效应 | 第25-26页 |
·债权治理的信号传导效应 | 第26页 |
·债权治理的破产威胁治理效应 | 第26-27页 |
·债权人直接介入公司治理效应 | 第27页 |
·债权治理监督效应 | 第27-28页 |
·债权治理所产生的消极治理效应 | 第28-30页 |
·债权治理的过度冒险投资效应 | 第28页 |
·债权治理的投资不足效应 | 第28-29页 |
·债权治理的监督约束成本效应 | 第29页 |
·债权治理的破产重组产成本 | 第29页 |
·债权治理的索取权稀释成本 | 第29-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债权治理效应的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2-39页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研究样本及数据选取 | 第32-33页 |
·变量选取 | 第33-34页 |
·研究模型与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研究模型 | 第34页 |
·样本统计特征 | 第34-35页 |
·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5. 结论、原因以及对策建议 | 第39-46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对策建议 | 第40-44页 |
·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