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

异戊烯基转移酶(ipt)基因导入中间偃麦草及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0页
材料与方法第10-23页
 1 材料第10-13页
   ·植物材料第10页
   ·菌株和质粒第10页
   ·酶和生化试剂第10页
   ·引物第10-11页
   ·主要溶液的化学成分第11-13页
   ·主要仪器第13页
 2 方法第13-23页
   ·中间偃麦草组织再生培养体系的建立第13-14页
   ·基因枪法将pBIGFP和pBI-ipt导入中间偃麦草第14-15页
   ·激光微束穿刺转化法第15-16页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克隆第16-17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7-19页
   ·质粒pBI121-ipt的大量提取(碱裂解法)第19-20页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20-21页
   ·转基因植株检测第21-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1 中间偃麦草再生体系的建立第23-26页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第23-25页
   ·芽分化第25-26页
 2 基因枪法转化与激光法转化第26-27页
   ·质壁分离检测第26-27页
   ·gfp基因的瞬时表达检测第27页
 3 ipt基因的克隆第27-31页
   ·农杆菌c58 Ti质粒的提取第27-28页
   ·ipt基因PCR扩增第28页
   ·重组质粒pGEM-ipt的筛选第28-29页
   ·重组质粒pGEM-ipt鉴定第29-31页
 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1-33页
   ·构建思路第31-32页
   ·表达载体PCR鉴定第32页
   ·表达载体酶切鉴定第32页
   ·表达载体测序鉴定第32-33页
 5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第33-37页
   ·中间偃麦草基因组是否含抗卡那霉素基因检测第33页
   ·抗性筛选第33-35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35页
   ·Southern杂交检测第35-37页
讨论第37-39页
 1 中间偃麦草再生体系建立第37页
 2 激光微束穿刺法和基因枪法的优缺点第37-38页
 3 关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一些思考第38-39页
 4 地高辛标记的优缺点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文献综述第41-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研究
下一篇:三类天然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