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和红松苗遮荫效应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森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植物遮荫效应的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第三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3页 |
·试验地设计 | 第23-24页 |
·调查与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54页 |
·抚育间伐对人工诱导阔叶红松林的影响 | 第27-37页 |
·抚育间伐对冠层结构和透光系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抚育间伐对阔叶树生长的影响 | 第28-31页 |
·抚育间伐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抚育间伐对枯落物的影响 | 第32-33页 |
·抚育间伐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抚育间伐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遮荫对红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7-54页 |
·遮荫棚内环境因子的变化 | 第37-38页 |
·遮荫条件下红松幼苗的光合特性 | 第38-41页 |
·遮荫条件下红松苗的光合指标日变化 | 第41-45页 |
·遮荫对红松幼苗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45-49页 |
·遮荫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遮荫条件下红松苗的形态特征 | 第50-52页 |
·遮荫对红松苗生物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