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上编: 对话理论 | 第15-34页 |
第一章 对话观念的流变与对话理论 | 第15-27页 |
一、对话在西方文化中的渊源:对话体与对话思想 | 第15-17页 |
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 第17-25页 |
三、巴赫金对话思想的被发现及对话理论的确立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潜在接受到自觉阐发——戴维·洛奇与对话理论 | 第27-34页 |
一、潜在接受 | 第27-29页 |
二、自觉阐发 | 第29-34页 |
下编 戴维·洛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 | 第34-60页 |
第一章 对话的主体—人物与文化 | 第34-47页 |
一、人物话语 | 第34-38页 |
二、文化对话 | 第38-47页 |
第二章 对话形式——结构与文体 | 第47-52页 |
一、共时性艺术 | 第47-49页 |
二、复合性文体 | 第49-50页 |
三、开放性结尾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对话精神——解构和多元 | 第52-60页 |
一、互文:解构的途径 | 第52-57页 |
二、狂欢化:多元的策略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戴维·洛奇作品目录、获奖情况及中文译介 | 第64-67页 |
致谢辞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