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0页
 1.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8页
   ·冠层温度的研究进展第9-11页
   ·小麦温度分异现象及冷型小麦的概念第11-12页
   ·冷型小麦研究进展第12-17页
     ·冷型小麦的生物学特征第12-15页
     ·冷型小麦器官解剖结构研究第15页
     ·冷型小麦与潜在库容研究第15-16页
     ·冷型小麦遗传特性研究第16页
     ·冷型小麦的抗逆性研究第16-17页
     ·冷型小麦对干旱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第17页
   ·叶绿素荧光技术及其植物在光合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第17-18页
     ·应用现状第17-18页
     ·研究前景第18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水分含量的变化第20-26页
 1 引言第20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0-21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第20-2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1页
 3 实验结果分析第21-26页
   ·冷、暖型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第21-23页
   ·冷、暖型小麦叶片水势的变化第23-24页
   ·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对冷、暖型小麦叶片质膜稳定性的影响第26-31页
 1 引言第26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26页
     ·供试材料第26页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第26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6-27页
 3 实验结果分析第27-31页
   ·冷、暖型小麦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第27-29页
   ·冷、暖型小麦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第31-37页
 1 引言第31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1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31页
     ·供试材料第31页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第31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1页
 3 实验结果分析第31-37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SOD 活性的变化第31-33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POD 活性的变化第33-35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CAT 活性的变化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第37-42页
 1 引言第37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7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37页
     ·供试材料第37页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第37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7页
 3 实验结果分析第37-42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37-39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冷、暖型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变化第42-54页
 1 引言第42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2-43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42页
     ·供试材料第42页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第42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2-43页
 3 实验结果分析第43-54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Fv/Fm、Fv/Fo 值的变化第43-46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Fv、Fm 和Fo 值的变化第46-49页
   ·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叶片qP 和qNP 值的变化第49-54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缩略词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XML数据库的工作流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