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动物之死 | 第10-22页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思想渊源——主客二分哲学观的形成 | 第11-14页 |
一、“图腾崇拜”与原始的“万物有灵论” | 第11-12页 |
二、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和有机论 | 第12页 |
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第12-13页 |
四、机械论自然观——二元论哲学观的形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的另一大思想根源 | 第14-17页 |
一、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 第14-15页 |
二、启蒙运动中的人道主义 | 第15-16页 |
三、人的发现,自然的沉沦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动物之死 | 第17-22页 |
一、美国小肉牛的饲养情况 | 第18-19页 |
二、中国虐待、剥削动物情况 | 第19-22页 |
第二章“动物解放(权利)”理论/观点 | 第22-28页 |
第一节 西方的动物解放(权利)理论 | 第22-25页 |
一、杰罗米·边沁:功利主义观点 | 第22-23页 |
二、亨利·塞尔特:扩展伦理共同体的思想 | 第23页 |
三、辛格:动物解放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关于动物权利问题的争论 | 第25-28页 |
一、主张动物具有主体地位 | 第25-27页 |
二、反对动物具有法律主体资格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从理念到制度——动物保护的渐次路径选择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对主客二分、启蒙的反思 | 第29-32页 |
一、反理性主义 | 第30页 |
二、后人道主义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把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 | 第33-37页 |
一、动物具有内在价值 | 第34-35页 |
二、动物应成为道德关怀的对象 | 第35-37页 |
第四节 让法律制度来“说话 | 第37-43页 |
一、国外关于动物的立法情况 | 第37-39页 |
二、我国关于动物立法的情况、不足及完善 | 第39-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