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贮氢材料的发展 | 第9-11页 |
·贮氢材料的分类 | 第11-13页 |
·贮氢材料的吸放氢原理 | 第13-17页 |
第二章 V基贮氢合金研究进展及本研究选题 | 第17-31页 |
·金属钒的贮氢性能 | 第17-19页 |
·二元V基BCC合金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V-Ti-Cr合金 | 第22-24页 |
·V-Ti-Mn系合金 | 第24-25页 |
·V-Ti-Fe系合金 | 第25-27页 |
·V-Ti-Ni系合金 | 第27页 |
·多元V-Ti基贮氢合金的贮氢性能 | 第27-3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研究路线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合金的制备 | 第31-32页 |
·合金的原材料 | 第31页 |
·母合金的制备 | 第31页 |
·合金的制粉方法 | 第31-32页 |
·PCT测试原理和方法 | 第32-33页 |
·活化处理 | 第32页 |
·动力学性能测试 | 第32页 |
·放氢PCT曲线测试 | 第32-33页 |
·微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V-Ni二元合金的吸放氢性能 | 第34-45页 |
·合金的成份设计 | 第34页 |
·Ni对V活化性能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Ni对γ相二氢化物稳定性及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36-39页 |
·Ni对β相一氢化物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V-Ni合金结构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V-Fe二元合金的吸放氢性能 | 第45-55页 |
·合金的成份设计 | 第45页 |
·Fe对V活化性能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Fe对γ相(二氢化物)稳定性及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47-51页 |
·Fe对β相(一氢化物)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V-Fe合金结构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V-Cr二元合金的吸放氢性能 | 第55-63页 |
·合金的成份设计 | 第55页 |
·Cr对V活化性能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Cr对γ相(二氢化物)稳定性及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Cr对β相(一氢化物)放氢特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V-Cr合金结构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Ni、Fe、Cr对V吸放氢特性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 | 第63-78页 |
·三种元素对钒吸氢动力学的不同影响 | 第63-64页 |
·三种元素对钒的高压区γ相的不同影响 | 第64-69页 |
·三种元素对钒的低压区β相的不同影响 | 第69-70页 |
·晶体参数的变化与吸放氢特性的关系 | 第70-73页 |
·电子浓度的变化与吸放氢特性的关系 | 第73-77页 |
·电负性的影响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