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发动机叶片叶尖间隙非接触检测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课题意义第7-8页
   ·叶尖间隙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8-14页
     ·叶尖间隙的测量方法第8-14页
     ·间隙测量方法比较第14页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光纤式叶尖间隙测量原理和系统组成第16-22页
   ·光纤式叶尖间隙测量法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光纤式叶尖间隙测量的关键技术第17-20页
     ·传感器第17-19页
     ·传感器信号处理与高速同步采集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光纤束传感器的数学建模和优化设计第22-39页
   ·理论分析第22-24页
     ·三叉型第22-23页
     ·四叉型第23-24页
   ·数学模型第24-31页
     ·二维数学模型第24-26页
     ·基于光线跟踪的三维数学模型第26-31页
       ·激光在叶尖表面的反射和散射特性第26-27页
       ·三维模型分析第27-31页
   ·仿真分析第31-36页
     ·二维模型仿真第31-34页
     ·光线跟踪模型仿真第34-36页
     ·Y型光纤传感器实验分析第36页
   ·四叉型光纤束传感器的应用设计和实验分析第36-38页
     ·应用设计第36-37页
     ·实验分析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原理和关键技术第39-47页
   ·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的基本原理第39页
   ·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的总体方案第39-46页
     ·电容传感器设计第40页
     ·电容式叶尖间隙信号转换电路第40-46页
       ·电容信号转换电路的类型第40-43页
       ·几种电容信号转换电路的比较第43页
       ·电容间隙信号处理总体方案第43-44页
       ·电容间隙信号处理改进方案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调频电容间隙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第47-65页
   ·电容间隙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电容间隙传感器的设计第48-49页
     ·测头的材料和结构第48-49页
     ·测头设计第49页
   ·高稳定度振荡电路设计第49-54页
     ·西勒振荡电路第50-51页
     ·西勒振荡应用电路设计第51-52页
     ·西勒振荡器改进设计第52-54页
       ·场效应管的温度特性第52-53页
       ·场效应管构成的LC振荡电路第53-54页
   ·本振电路设计第54页
   ·混频电路设计第54-57页
     ·混频电路的原理第55页
     ·AD834 构成的混频电路第55-57页
       ·AD834 的特性第55-56页
       ·应用电路设计第56-57页
   ·选频滤波和放大电路设计第57-58页
   ·鉴频电路第58-64页
     ·锁相鉴频的原理第58-60页
     ·锁相环74HC4046 构成的鉴频电路第60-64页
       ·74HC4046 简介第60-62页
       ·用74HC4046 进行鉴频电路设计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实验与数据处理第65-74页
   ·电路制板及调试第65-70页
     ·74HC4046 的VCO灵敏度测定第67-68页
     ·74HC4046 的VCO频率稳定度的测定第68-70页
   ·电容式叶尖间隙静态实验第70-72页
   ·静态实验数据分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冠心Ⅱ号和芎芍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初探
下一篇:截短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KDEL)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