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思路 | 第9-10页 |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2-1 区域创新政策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2-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 第11页 |
2-1-2 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2-2 创新政策测评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2-2-1 政策测评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2 创新政策测评理论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2-5 对我国区域创新政策测评的总结与评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邯郸市与唐山市经济发展趋势与生产力分析 | 第22-52页 |
§3-1 邯郸市与唐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1-1 邯郸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1-2 唐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2 邯郸与唐山生产力水平的比较 | 第24-36页 |
3-2-1 生产力水平指标的建立 | 第24-25页 |
3-2-2 数据搜集情况 | 第25页 |
3-2-3 邯郸市与唐山市各行业数据的比较 | 第25-36页 |
§3-3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第36-46页 |
3-3-1 增长速度方程中产出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的确定 | 第37-38页 |
3-3-2 弹性系数的确定 | 第38页 |
3-3-3 数据的选取及采集 | 第38-46页 |
§3-4 R& D密度比较 | 第46-51页 |
3-4-1 研发密度的聚类分析 | 第46-49页 |
3-4-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的获得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创新政策的测评 | 第52-64页 |
§4-1 邯郸创新政策现状 | 第52-53页 |
§4-2 唐山创新政策现状 | 第53-54页 |
§4-3 比较区域创新绩效 | 第54-60页 |
4-3-1 专利 | 第54-55页 |
4-3-2 集群优势 | 第55页 |
4-3-3 参与研发 | 第55-56页 |
4-3-4 经济绩效 | 第56页 |
4-3-5 工业增长 | 第56-57页 |
4-3-6 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第57-58页 |
4-3-7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 | 第58-60页 |
§4-4 区域创新绩效如何指示创新政策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