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佛手形态特征、抗寒性及其ISSR、SSR分子标记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2页 |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 一 引言 | 第13-15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 1 佛手的分布和分类 | 第15-16页 |
| ·佛手的分布 | 第15页 |
| ·佛手的分类 | 第15-16页 |
| ·按产地分 | 第15页 |
| ·按果形分 | 第15页 |
| ·按花的颜色分 | 第15-16页 |
| ·根据枝干颜色分 | 第16页 |
| ·其他分类 | 第16页 |
| 2 佛手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 第16-18页 |
| ·观赏价值 | 第16-17页 |
| ·化学成分 | 第17-18页 |
| ·药用价值 | 第18页 |
| 3 柑橘的分类 | 第18-19页 |
| ·分类方法的进展 | 第18-19页 |
| ·柑橘的分类 | 第19页 |
| 4 用于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方法 | 第19-25页 |
| ·蛋白质标记 | 第19-20页 |
| ·植物进化研究中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 第20-25页 |
| ·RFLP标记 | 第21页 |
| ·RAPD标记 | 第21-22页 |
| ·ISSR标记 | 第22-23页 |
| ·SSR标记 | 第23页 |
| ·AFLP标记 | 第23-25页 |
| 三 矮化佛手的形态学研究 | 第25-2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26页 |
| ·冠径及枝条的测定 | 第25页 |
| ·叶片的测定 | 第25-26页 |
| ·果实的测定 | 第26页 |
| 2 结果 | 第26-28页 |
| ·矮化佛手与青皮佛手的树体特征 | 第26页 |
| ·矮化佛手与青皮佛手的冠径与枝条差异 | 第26-27页 |
| ·矮化佛手与青皮佛手的叶片差异 | 第27页 |
| ·矮化佛手与青皮佛手果实大小比较 | 第27-28页 |
| 3 讨论 | 第28-29页 |
| 四 矮化佛手的抗寒生理指标 | 第29-3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29-30页 |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 ·材料冷胁迫处理 | 第30-32页 |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30-31页 |
|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2页 |
| 2 结果 | 第32-36页 |
| ·冷处理对佛手可溶性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冷处理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3页 |
| ·冷处理对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冷处理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冷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 讨论 | 第36-38页 |
| 五 矮化佛手遗传差异的ISSR标记分析 | 第38-5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 ·材料 | 第38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38-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 ·方法 | 第39-42页 |
| ·DNA的提取 | 第39-41页 |
| ·高盐法 | 第39-40页 |
| ·CTAB法 | 第40页 |
| ·改良SDS法 | 第40页 |
| ·高盐低pH值法 | 第40-41页 |
| ·DNA质量的鉴定 | 第41页 |
| ·ISSR反应体系的组成及扩增条件 | 第41页 |
|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 2 结果 | 第42-49页 |
| ·不同提取方法对DNA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3-46页 |
| ·单因素筛选结果 | 第43-45页 |
| ·均匀设计结果 | 第45-46页 |
| ·ISSR标记结果 | 第46-49页 |
| ·ISSR引物筛选结果 | 第46页 |
| ·聚类结果 | 第46-49页 |
| 3 讨论 | 第49-51页 |
| ·佛手总DNA的提取 | 第49页 |
| ·ISSR的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 ·ISSR标记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六 矮化佛手遗传差异的SSR标记分析 | 第51-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 ·材料 | 第51页 |
| ·仪器及试剂 | 第51-52页 |
|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 ·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方法 | 第52-53页 |
| ·DNA的提取 | 第52页 |
| ·SSR反应体系的组成及扩增条件 | 第52页 |
| ·银染 | 第52页 |
| ·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 2 结果 | 第53-56页 |
| ·SSR标记结果 | 第53-54页 |
| ·聚类结果 | 第54-56页 |
| 3 讨论 | 第56-58页 |
| ·SSR标记结果分析 | 第56页 |
| ·关于银染 | 第56-57页 |
| ·银染的优点 | 第56-57页 |
| ·影响银染的因素 | 第57页 |
| ·ISSR和SSR结果比较 | 第57-58页 |
| 七 小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附录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