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46页 |
| ·聚合物本体接枝改性 | 第17-18页 |
| ·溶液法 | 第18页 |
| ·熔融法 | 第18页 |
| ·固相法 | 第18页 |
| ·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 第18-21页 |
| ·聚合物表面改性常用的方法 | 第19-20页 |
| ·表面光化学接枝 | 第20-21页 |
| ·表面引发聚合(SIP) | 第21-22页 |
| ·聚己内酯 | 第22-37页 |
| ·聚己内酯的结构与性能 | 第23-24页 |
| ·聚己内酯的合成 | 第24页 |
| ·聚合物接枝聚己内酯的研究 | 第24-34页 |
| ·无机材料表面接枝聚己内酯 | 第34-35页 |
| ·聚己内酯在合成功能化材料中的应用 | 第35-37页 |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 第二章 聚丙烯本体熔融接枝聚己内酯 | 第46-63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 ·主要原料及药品 | 第47页 |
| ·仪器设备 | 第47页 |
| ·聚丙烯熔融接枝己内酯 | 第47-48页 |
| ·PP和 PCL共混物的制备 | 第48页 |
| ·测试表征 | 第48-51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51-60页 |
| ·己内酯在聚丙烯熔体中的聚合 | 第51-55页 |
| ·反应条件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反应机理研究 | 第57页 |
| ·PP-gPCL的X-射线衍射表征 | 第57-59页 |
| ·热重分析 | 第59-60页 |
| ·PP-g-PCL对 PP/ PCL共混体系形态的影响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第三章 醇铝引发ε-己内酯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 第63-86页 |
| ·引言 | 第63-64页 |
| ·实验部分 | 第64-68页 |
| ·主要药品 | 第64页 |
| ·仪器设备 | 第64-65页 |
| ·PP膜的表面羟基化 | 第65-66页 |
| ·异丙醇铝(Al(O~iPr)_3)的减压蒸馏与浓度的测定 | 第66页 |
| ·在 BOPP-OH膜表面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 | 第66-67页 |
| ·在 CPP-OH膜表面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 | 第67页 |
| ·测试表征 | 第67-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3页 |
| ·ε-己内酯接枝开环聚合 | 第69-72页 |
| ·ATR-FTIR表征 | 第72-75页 |
| ·XPS分析 | 第75-79页 |
| ·接枝膜表面形貌表征 | 第79-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第四章 辛酸亚锡引发ε-己内酯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 第86-110页 |
| ·引言 | 第86-87页 |
| ·实验部分 | 第87-89页 |
| ·主要原料及药品 | 第87-88页 |
| ·接枝聚合 | 第88-89页 |
| ·测试表征 | 第8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9-107页 |
| ·在 BOPP膜表面形成引发剂单层 | 第89-91页 |
| ·表面引发ε-CL开环聚合 | 第91-93页 |
| ·XPS分析 | 第93-97页 |
| ·PP膜表面接枝的PCL粒子的形貌分析 | 第97-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 第五章 PET表面接枝聚己内酯的研究 | 第110-122页 |
| ·引言 | 第110页 |
| ·实验部分 | 第110-112页 |
| ·主要药品 | 第110-111页 |
| ·PET-g-PP的制备 | 第111-112页 |
| ·测试表征 | 第11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0页 |
| ·两步法接枝聚合 | 第112-116页 |
| ·引入苯甲醇作为共引发剂的一步法接枝聚合 | 第116-1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2页 |
| 结论 | 第122-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5-12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26-127页 |
| 导师简介 | 第127-128页 |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