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平行诉讼问题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一、行诉讼学理分析 | 第10-19页 |
| (一) 平行诉讼界说 | 第10-12页 |
| (二) 平行诉讼的类型 | 第12-15页 |
| 1.重复诉讼 | 第12-13页 |
| 2.对抗诉讼 | 第13页 |
| 3.混合诉讼 | 第13-15页 |
| (三) 平行诉讼成因分析 | 第15-17页 |
| 1.直接原因 | 第15-16页 |
| 2.主观动因 | 第16-17页 |
| 3.根本原因 | 第17页 |
| (四) 平行诉讼效应分析 | 第17-19页 |
| 二、平行诉讼的内国规制模式 | 第19-32页 |
| (一) 消极规制模式 | 第20-21页 |
| (二) 利益衡量模式 | 第21-29页 |
| 1.不方便法院原则 | 第22-23页 |
| 2.未决诉讼原则 | 第23-25页 |
| 3.国际礼让 | 第25-26页 |
| 4.禁诉命令 | 第26-29页 |
| (三) 承认预期模式 | 第29-32页 |
| 1.德国 | 第29-30页 |
| 2.瑞士 | 第30-32页 |
| 三、解决平行诉讼的国际实践 | 第32-40页 |
| (一) 有关双边条约的规定 | 第32-33页 |
| (二) 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 | 第33-37页 |
| 1.布鲁塞尔公约和洛迦诺公约 | 第33-35页 |
| 2.海牙公约 | 第35页 |
| 3.海牙管辖权公约草案 | 第35-37页 |
| (三) 原欧共体法院的有关判例 | 第37-40页 |
| 四、我国有关国际平行诉讼的实践与制度完善 | 第40-50页 |
| (一) 我国对国际平行诉讼规制现状 | 第40-43页 |
| 1.司法判例及司法解释 | 第40-42页 |
| 2.双边司法协助条约 | 第42-43页 |
| (二) 学界对平行诉讼的观点及其示范法规定 | 第43-46页 |
| (三) 完善我国平行诉讼解决机制之构想 | 第46-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