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一、专利联盟制度概论 | 第9-16页 |
(一) 专利联盟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 专利联盟的起源和演进 | 第11-14页 |
(三) 专利联盟的现实必要性 | 第14-16页 |
二、美国专利联盟制度 | 第16-36页 |
(一) 专利联盟制度与技术标准战略的关系 | 第17-19页 |
(二) 美国专利联盟特征及运作 | 第19-27页 |
(三) 美国专利联盟制度的反垄断规制 | 第27-31页 |
(四) 对美国专利联盟制度和现状的评析 | 第31-34页 |
(五) 案例分析 | 第34-36页 |
1、正面案例: MPEG-2技术标准的运作模式 | 第34-35页 |
2、反面案例: SUMMIT/VISX PATENT POOL 的运作模式 | 第35-36页 |
三、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制度 | 第36-43页 |
(一) 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的出台背景 | 第36-38页 |
(二) 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的实质 | 第38页 |
(三) 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的运行机制-以e-Patent为例 | 第38-42页 |
(四) 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的实施效果 | 第42页 |
(五) 对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制度的评析 | 第42-43页 |
四、美国和台湾地区专利联盟制度对大陆的启示 | 第43-53页 |
(一) 大陆专利联盟及技术标准战略现状 | 第43-46页 |
(二) 美国专利联盟制度和台湾专利策略联盟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46-51页 |
1、美国专利联盟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46-49页 |
2、台湾地区专利策略联盟制度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 第49-51页 |
(三) 我国专利联盟立法保护现状及发展展望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