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 有机磷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0-24页
   ·特定降解菌群的来源第10-11页
   ·有机磷降解菌的主要类群第11-14页
   ·有机磷降解酶种类及其作用特点第14-15页
   ·有机磷降解酶及其酶基因第15-19页
   ·降解菌的代谢方式第19-20页
   ·降解制剂的应用第20-21页
   ·研究热点与科学问题第21-24页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5-2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页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毒死蜱降解菌的分离与高效降解菌的筛选第27-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供试土样第27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试剂第27页
   ·培养基配方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纯化第29页
   ·色谱分析体系的建立第29-3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第35-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5页
   ·形态鉴定第35-36页
   ·培养与生理生化鉴定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形态特征第37页
   ·培养与生理生化特性第37-3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9-40页
第四章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的分子鉴定第40-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0-44页
   ·菌株和质粒第40页
   ·培养基第40页
   ·实验仪器第40页
   ·试剂第40-41页
   ·方法与步骤第41-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8-50页
第五章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第50-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材料与仪器第50页
   ·JHY01菌株生长的酸碱度第50页
   ·JHY01菌株生长的温度第50页
   ·JHY01菌株生长的通气量第50页
   ·JHY01菌株的生长曲线第50-51页
   ·JHY01摇瓶培养条件优化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JHY01菌株生长适宜的pH值第51页
   ·JHY01菌株生长适宜的温度第51页
   ·JHY01菌株生长适宜的通气量第51-52页
   ·JHY01菌株的生长曲线第52-53页
   ·JHY01菌株对碳源的需求第53-54页
   ·JHY01菌株对氮源的需求第54页
   ·JHY01菌株生长对碳源、氮源浓度及碳氮比的要求第54-5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5-56页
第六章 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的降解谱及降解中间产物鉴定第56-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材料与仪器第56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分析体系的建立第56-57页
   ·甲基对硫磷分析体系的设立第57页
   ·JHY01菌株对4种农药降解效率的测定第57页
   ·JHY01菌株降解毒死蜱的中间产物的检测第57页
   ·JHY01菌株降解甲基对硫磷的中间产物的检测第57-5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8-66页
   ·JHY01菌株的降解谱第58-61页
   ·降解中间产物检测第61-6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6-68页
第七章 环境条件对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8-7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69页
   ·材料与仪器第68页
   ·菌落数—OD_(600)标准曲线第68页
   ·JHY01菌株在不同复壮条件对其降解率的影响第68-69页
   ·毒死蜱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9页
   ·不同接菌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9页
   ·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9页
   ·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2页
   ·菌落数—OD_(600)标准曲线第69-70页
   ·菌种复壮方法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70页
   ·毒死蜱浓度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第70页
   ·接菌量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70-71页
   ·pH值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71页
   ·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第71-7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72-74页
全文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形的孤立肺结节识别
下一篇:专利联盟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