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基本范畴的初步界定 | 第7-8页 |
(一) 非公有制经济的界定 | 第7-8页 |
(二)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及融资信用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六、难点、不足与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与信用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12-17页 |
一、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12-13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融资理论——理论基础 | 第12页 |
(二) 造成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的一般理论解释 | 第12-13页 |
二、信用相关理论回顾 | 第13-14页 |
(一)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 第13-14页 |
(二)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信用学说 | 第14页 |
三、信用的融资功能及相关理论阐述 | 第14-17页 |
(一) 对马克思融资及信用理论的再认识 | 第14-15页 |
(二) 交易费用理论角度 | 第15-16页 |
(三) 信息经济学角度 | 第16页 |
(四) 制度经济学角度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现状及困境表现 | 第17-23页 |
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 第17页 |
二、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一)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 第17-18页 |
(二)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特点 | 第18-19页 |
(三)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分析 | 第19页 |
三、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的具体表现 | 第19-21页 |
(一) 在融资总量上,非公有制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仍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 | 第20页 |
(二)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 第20页 |
(三)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 第20页 |
(四)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 第20-21页 |
(五) 融资服务的创新力度不够,不能适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需要 | 第21页 |
四、融资难是制约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21-23页 |
(一) 社会资金配置效率降低,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 第21页 |
(二) 为非正规金融市场提供可乘之机,增加非公有制企业经营风险 | 第21页 |
(三) 非公有制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受阻,抑制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质——融资信用不足 | 第23-28页 |
一、信用与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页 |
(一) 信用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基础 | 第23页 |
(二) 信用制度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顺利进行的保证 | 第23页 |
(三) 信用工具是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的载体 | 第23页 |
二、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信用不足表现及其根源 | 第23-25页 |
(一) 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信用基础脆弱 | 第23-24页 |
(二)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信用环境支持有限 | 第24-25页 |
三、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质是融资信用不足 | 第25-28页 |
(一) 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信用基础薄弱抑制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能力 | 第25-26页 |
(二) 信息不对称增加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成本 | 第26页 |
(三) 信用服务不到位,降低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效率 | 第26-27页 |
(四) 融资信用环境恶化加剧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克服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信用不足的对策与建议 | 第28-34页 |
一、增加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信用供给,提升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能力 | 第28-29页 |
(一) 促进信用文化建设,强化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理念 | 第28页 |
(二)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机制 | 第28-29页 |
(三) 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信用互助,借助集群效应放大非公企业信用能力 | 第29页 |
二、增加非公有制企业社会融资信用供给,为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解困 | 第29-34页 |
(一) 健全社会融资信用系统,形成良好的融资信用关系 | 第29-31页 |
(二) 深化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构建非公企业融资信用基础 | 第31-32页 |
(三) 加强信用法制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 第32-33页 |
(四) 强化信用道德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融资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 第33页 |
(五) 政府科学定位,推动非公有制企业融资信用环境建设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