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1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内涵 | 第9-10页 |
·城市森林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2 项目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背景分析 | 第13-17页 |
1 南宁市的环境特征 | 第13-15页 |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 第13页 |
·气候 | 第13页 |
·土壤 | 第13-14页 |
·植物资源 | 第14页 |
·南宁市大气环境的历史特征 | 第14-15页 |
2 南宁市城市森林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6页 |
3 南宁市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化过程及现状特点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调查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1 样地的选择 | 第17页 |
2 群落调查 | 第17页 |
3 数据处理 | 第17-21页 |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第17-18页 |
·叶面积指数的计算 | 第18-19页 |
·物种种间联结测度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组成与特征 | 第21-41页 |
1 南宁市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 | 第21-23页 |
2 南宁市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23-36页 |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23-25页 |
·青秀山自然风景区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25-29页 |
·林科院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29-31页 |
·民族大学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31-32页 |
·南湖广场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32-33页 |
·人民公园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33-34页 |
·高峰林场城市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 第34-36页 |
3 南宁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之间多样性指数比较 | 第36-39页 |
·乔木层多样性指数方差分析 | 第36页 |
·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多重比较 | 第36-37页 |
·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多重比较 | 第38页 |
·草本层多样性指数方差分析和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多重比较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南宁市城市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 第41-48页 |
1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大小结构特征及健康状况 | 第41-44页 |
·径级结构 | 第41-42页 |
·高度结构 | 第42-43页 |
·健康状况 | 第43-44页 |
2.南宁城市森林的冠层结构特点 | 第44-47页 |
·不同森林群落叶面积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 第44-46页 |
·不同林型的叶面积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南宁市城市森林灌木层主要种类的关联性分析 | 第48-53页 |
1 灌木层38种植物间x~2关联分析统计 | 第48-49页 |
2 种间联结的x~2检验 | 第49-50页 |
3 联结系数AC的测定 | 第50-51页 |
4 共同出现的百分率PC的测定 | 第51-52页 |
5 讨论 | 第52-53页 |
第七章 问题与建议 | 第53-56页 |
1 南宁市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南宁城市森林的分布与布局 | 第53页 |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结构 | 第53-54页 |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 | 第54页 |
2 建议 | 第54-56页 |
·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空间格局、环境格局相结合,完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 | 第54页 |
·建立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提高南宁市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 | 第54-55页 |
·提高城市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全民城市森林建设意识 | 第55-56页 |
第八章 南宁市不同城市森林类型植物的配置和景观特点及建议 | 第56-59页 |
1 不同功能类型城市森林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 第56-57页 |
2 南宁市城市森林的植物景观 | 第57-59页 |
·城市森林植被选择要合理,要突出地方特色 | 第57页 |
·城市森林建设要以自然美为主人工美为辅 | 第57-58页 |
·城市森林建设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调查区植物名录 | 第63-78页 |
附录2:调查区图片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