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空间信息与基础框架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6-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研究目标与意义第9页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9页
  一、空间信息的国内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第9-14页
  二、电子政务国内外建设现状分析第14-18页
  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分析第18-19页
 第三节、研究内容第19页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电子政务基础信息框架第21-60页
 第一节、政务信息整合方式的演进第21-26页
  一、点对点的信息交换方式第21页
  二、集中交换方式第21-24页
  三、交换与共享并行方式第24-26页
 第二节、框架概念的提出第26-28页
 第三节、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第28页
  一、指导思想第28页
  二、设计原则第28页
 第四节、框架范围与结构第28-32页
  一、政务资源特点及框架范围第28-29页
  二、框架总体结构第29-31页
  三、框架详细结构第31-32页
 第五节、框架内容第32-48页
  一、政务业务流程与需求分析第32-44页
  二、框架对象设计及其属性识别第44-48页
 第六节、框架规范第48-60页
  一、自然人属性规范第48-51页
  二、法人单位属性规范第51-53页
  三、空间信息属性规范第53-56页
  四、经济指标属性规范第56-57页
  五、各种编码规范第57-60页
第三章、基于框架整合政务资源的策略第60-67页
 第一节、框架应用总体策略第60页
 第二节、框架搭建策略第60-61页
 第三节、框架应用切入点的选择第61-62页
  一、信息载体第61-62页
  二、应用载体第62页
 第四节、整合实施策略第62-63页
 第五节、框架信息采集与更新策略第63-64页
  一、数据采集更新方式第63-64页
  二、数据获取渠道第64页
  三、数据采集更新的制度保障第64页
 第六节、框架信息共享策略第64-66页
 第七节、整合策略实施软环境建设第66-67页
第四章 框架应用的关键技术第67-74页
 第一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第67-70页
  一、先进的技术方案第67-68页
  二、分步式、强可伸缩的体系结构第68-70页
  三、平台原型系统第70页
 第二节、政务GIS第70-74页
  一、系统结构与功能定位第70-71页
  二、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71-74页
第五章、框架应用效益分析第74-75页
 第一节、经济效益第74页
 第二节、社会效益第74-75页
第六章、结论第75-77页
 第一节、研究结论第75页
 第二节、研究创新点第75-76页
 第三节、问题与思考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声明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子》与《孟子》经济伦理思想之比较
下一篇: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