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前言 | 第12-25页 |
1.桔皮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桔皮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提取 | 第12-14页 |
·桔皮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利用 | 第14-18页 |
2.石香薷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石香薷概述 | 第18页 |
·石香薷活性成分 | 第18-19页 |
·挥发油 | 第18-19页 |
·黄酮类 | 第19页 |
·无机元素类 | 第19页 |
2..3 石香薷药理作用 | 第19-21页 |
·抗病原微生物 | 第20页 |
·消炎及解热作用 | 第20页 |
·镇静镇痛作用 | 第20页 |
·免疫增强作用 | 第20-21页 |
·其他作用 | 第21页 |
·毒性作用 | 第21页 |
·石香薷的应用及开发前景 | 第21-22页 |
·在中药临床上的应用 | 第21页 |
·其它用途 | 第21-22页 |
·开发前景 | 第22页 |
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橙皮苷的提取工艺研究及橙皮苷检测 | 第25-36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橙皮苷的提取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6-27页 |
·橙皮苷的测定 | 第27页 |
·橙皮苷提取单因素试验 | 第27页 |
·最优浸提条件的确定 | 第27页 |
·提取物纯化 | 第27页 |
·提取物红外光谱检测 | 第27页 |
·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27-28页 |
2.结果分析 | 第28-35页 |
·橙皮苷标准曲线 | 第28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28-32页 |
·浸提温度 | 第28-29页 |
·浸提时间 | 第29页 |
·酸沉淀pH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料液比 | 第30-31页 |
·碱液比 | 第30-31页 |
·醇液比 | 第31页 |
·浸提次数 | 第31-32页 |
·橙皮苷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 | 第32-33页 |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34-35页 |
3 讨论 | 第35页 |
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石香薷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 第36-4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6页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石香薷挥发油提取工艺流程 | 第36-37页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7页 |
·石香薷挥发油中百里香酚的测定 | 第37页 |
·石香薷挥发油提取单因素试验 | 第37页 |
·最优浸提条件的确定 | 第37-38页 |
·石香薷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8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百里香酚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石香薷挥发油提取单因素实验 | 第39-41页 |
·时间对石香薷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 第39-40页 |
·液料比对石香薷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 第40页 |
·温度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 第40-41页 |
·石香薷挥发油正交实验 | 第41-42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4页 |
·关于石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43-44页 |
·关于石香薷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44页 |
·关于石香薷其它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44页 |
4 小结 | 第44-45页 |
·有机溶剂法提取石香薷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 | 第44页 |
·石香薷挥发油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橙皮苷与石香薷挥发油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 第45-63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材料 | 第45-46页 |
·橙皮苷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实验菌株 | 第45-46页 |
·培养基 | 第46页 |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46页 |
·橙皮苷溶液的配置 | 第46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提取及溶液的配置 | 第46页 |
·橙皮苷抑菌效果的测定 | 第46-47页 |
·高浓度橙皮苷溶液抑菌效果的测定 | 第47页 |
·不同溶剂对橙皮苷抑菌效果影响的 | 第47页 |
·橙皮苷对其他菌株抑制效果的测定 | 第47页 |
·石香薷挥发油抑菌效果的测定 | 第47页 |
·不同质量分数的石香薷挥发油对抑菌效果影响的测定 | 第47-48页 |
·石香薷挥发油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48页 |
·石香薷挥发油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4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8-58页 |
·橙皮苷的抑菌效果 | 第48-50页 |
·高浓度橙皮苷抑菌效果 | 第50-51页 |
·不同溶剂对橙皮苷抑菌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橙皮苷对其他菌株的抑制作用 | 第53-54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抑菌效果 | 第54-56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第56-57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最低杀菌浓度 | 第57页 |
·石香薷挥发油的最低抑菌浓度 | 第57-58页 |
3.讨论 | 第58-59页 |
附图 | 第59-63页 |
第五章 橙皮苷和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的影响 | 第63-7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3-66页 |
·实验菌株和培养基 | 第63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63-64页 |
·孢子悬液制备 | 第64页 |
·抑制黄曲霉效果的测定(杯碟法) | 第64页 |
·橙皮苷与石香薷挥发油药液的制备 | 第64页 |
·抑菌圈的测定 | 第64页 |
·不同浓度橙皮苷的抗黄曲霉效果比较 | 第64页 |
·不同浓度石香薷挥发油的抗黄曲霉效果比较 | 第64-65页 |
·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MIC(最低抑菌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65页 |
·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孢子形态的影响 | 第65页 |
·橙皮苷和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浓度药液的制备 | 第65页 |
·黄曲霉孢子萌发测定 | 第65-66页 |
·橙皮苷和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 | 第66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6-76页 |
·橙皮苷抑制黄曲霉菌效果 | 第66-67页 |
·不同浓度石香薷挥发油的抗黄曲霉效果比较 | 第67-69页 |
·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MIC(最低抑菌浓度)和MBC(最低杀菌浓度) | 第69-70页 |
·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孢子形态的影响 | 第70-71页 |
·橙皮苷和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71-72页 |
·橙皮苷和石香薷挥发油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 | 第72-76页 |
3.讨论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77-78页 |
1 结论 | 第77页 |
2 创新点 | 第77页 |
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中文缩写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