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25页 |
·关于电力市场中发电商市场力的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关于电力市场中输配电定价监管的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 | 第25-27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论文研究的体系结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电力重组环境下电力市场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53页 |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现状 | 第29-35页 |
·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历程分析 | 第29-31页 |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现状 | 第31-35页 |
·中国现行的电力监管体制分析 | 第35-47页 |
·集中监管与分散监管的比较 | 第36-39页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职能分析 | 第39-44页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及电力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7-52页 |
·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我国电力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电力市场力监管的基本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53-74页 |
·电力市场力监管的必要性及研究文献述评 | 第53-58页 |
·市场力基本概念 | 第58-60页 |
·市场力定义 | 第58-59页 |
·市场力对商品数量和价格的影响 | 第59-60页 |
·市场力行使的三个阶段 | 第60页 |
·发电商市场力成因与表现形式 | 第60-65页 |
·垄断性市场份额 | 第61-62页 |
·输电阻塞 | 第62-63页 |
·电量持留 | 第63-64页 |
·发电商市场力的表现形式 | 第64-65页 |
·影响发电商市场力的因素 | 第65-72页 |
·市场结构对市场力的影响 | 第65-69页 |
·输电阻塞对市场力的影响 | 第69-70页 |
·输电阻塞与发电商市场力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发电商市场力的度量及监管方式研究 | 第74-89页 |
·发电商市场力的指标度量法及其分类 | 第74-80页 |
·基于市场结构的市场力评估指标 | 第75页 |
·基于市场绩效的市场力评估指标 | 第75-77页 |
·基于市场供需的市场力评估指标 | 第77-78页 |
·几种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78-80页 |
·发电商市场力监管 | 第80-85页 |
·发电商市场力监管的主要方法 | 第80-81页 |
·监管指标 | 第81-83页 |
·重点监管的投机行为 | 第83-85页 |
·监管手段 | 第85页 |
·抑制发电商市场力的主要方法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基于最优潮流的发电商市场力度量监管方法研究 | 第89-105页 |
·发电商市场力仿真分析方法 | 第89-91页 |
·竞争价格比较法 | 第89-90页 |
·基于市场均衡的仿真方法 | 第90-91页 |
·基于最优潮流的发电商市场力度量方法 | 第91-103页 |
·发电商市场力评估的最优潮流模型 | 第92-94页 |
·灵敏度分析 | 第94-97页 |
·均衡点跳跃时的市场力分析 | 第97-99页 |
·实例仿真 | 第99-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电力市场环境下输配电监管机制研究 | 第105-131页 |
·电力市场环境下输配电价格监管 | 第105-106页 |
·电力市场环境下输配电价格监管的目标 | 第105-106页 |
·电力市场环境下输配电价格监管的原则 | 第106页 |
·当前的几种输配电监管方法分析 | 第106-121页 |
·投资回报率监管分析 | 第106-108页 |
·基于绩效的监管分析 | 第108-120页 |
·标尺竞争在我国应用分析 | 第120-121页 |
·基于 DEA标尺竞争的输配电市场价格监管研究 | 第121-130页 |
·基于 DEA的标尺竞争理论 | 第123-126页 |
·基于 DEA的输配电价格标尺竞争模型 | 第126-129页 |
·求解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七章 一种基于资产长期增量成本定价方法的新型激励型监管方法研究 | 第131-153页 |
·引言 | 第131页 |
·ALTIC定价法与传统的输配电投资成本回收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131-141页 |
·对三种典型情景的分析 | 第133-134页 |
·基准情形:传统的输配电投资回报模型与ALTIC法的比较 | 第134-136页 |
·分级模型在成本代理模型中的应用及对投资成本改变的影响 | 第136-137页 |
·改变初始投资成本对投资回收的影响分析 | 第137-141页 |
·初始投资成本变化对 ALTIC定价法的影响分析 | 第141-147页 |
·降低初始投资成本 | 第141-142页 |
·增加初始投资成本 | 第142-143页 |
·对价格序列影响的进一步讨论 | 第143-147页 |
·ALTIC的输配电成本模型 | 第147-152页 |
·基本假设 | 第148-150页 |
·两种资产置换方法的对应的成本模型 | 第150-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3页 |
第八章 电力重组环境下中国电力市场监管的实证研究 | 第153-160页 |
·基于我国区域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市场监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153-154页 |
·市场力评价指标 | 第153页 |
·市场交易指标 | 第153页 |
·竞价策略指标 | 第153-154页 |
·市场效率指标 | 第154页 |
·实证研究 | 第154-159页 |
·市场力评价 | 第155-157页 |
·市场交易指标评价 | 第157-158页 |
·竞价策略指标评价 | 第158页 |
·市场效率指标评价 | 第158-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0-163页 |
·结论 | 第160-162页 |
·展望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