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的正当性考问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严打”的界定 | 第11-14页 |
·“严打”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严打”的基本含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严打”的刑事政策根据考问 | 第14-20页 |
·刑事政策制定的根据 | 第14-16页 |
·刑事政策的含义之争 | 第14-15页 |
·刑事政策的现实根据:一定时期的犯罪态势 | 第15页 |
·刑事政策的理论根据: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 | 第15-16页 |
·“严打”政策的制定根据 | 第16-18页 |
·“严打”政策的现实依据——严峻的犯罪态势 | 第16-17页 |
·“严打”政策的理论依据——“治乱世用重典” | 第17-18页 |
·“严打”的刑事政策理性评价 | 第18-20页 |
·“严打”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严打”在我国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定位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严打”的配刑根据考问 | 第20-38页 |
·“严打”的社会危害性根据考问 | 第20-30页 |
·社会危害性在配刑中的地位 | 第20-22页 |
·社会危害性的配刑功能 | 第22-26页 |
·社会形势对社会危害性的影响之辩 | 第26-30页 |
·“严打”的预防需要根据考问 | 第30-32页 |
·“严打”的个别预防根据考问 | 第30-31页 |
·“严打”的一般预防需要根据考问 | 第31-32页 |
·“严打”的配刑原则考问 | 第32-38页 |
·“严打”与配刑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中外主要配刑理论之比较 | 第34-36页 |
·“严打”的统一配刑原则考问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