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审计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8-9页 |
·文章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1页 |
·相关术语辨析 | 第11-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知识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15-17页 |
·知识资本审计理论概述 | 第17-19页 |
·核心能力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核心能力与知识资本的关系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 | 第21-26页 |
·国外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 | 第21-24页 |
·ACS的知识审计 | 第21-22页 |
·Celemi公司的知识资本审计 | 第22-24页 |
·我国知识资本审计的现状 | 第24-26页 |
第四章 知识资本审计的基础理论 | 第26-31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基础性研究 | 第26-29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概念 | 第26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目标 | 第26-27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职能 | 第27-28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第28-29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原则 | 第29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应用性研究 | 第29-31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程序 | 第29-30页 |
·知识资本审计的报告 | 第30-31页 |
第五章 西方主流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31-45页 |
·个别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31-35页 |
·技术经纪人法 | 第31-32页 |
·斯堪的亚导航仪 | 第32-34页 |
·无形资产监视器 | 第34-35页 |
·全部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35-44页 |
·HyA-K-Audit方法 | 第35-37页 |
·Jay Liebowitz的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37-39页 |
·弗朗霍夫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39-41页 |
·基于核心能力的知识资本审计方法 | 第41-44页 |
·审计方法的总结归类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知识资本审计模型及模拟案例 | 第45-54页 |
·知识资本审计模型的构建 | 第45-47页 |
·模糊权重的确定 | 第45-46页 |
·单项核心能力价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模拟案例 | 第47-54页 |
·模糊权重的设定 | 第47-50页 |
·单项核心能力价值的确定 | 第50-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相关术语中英对照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