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冲压发动机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冲压发动机的类型及特点 | 第10-13页 |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2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18-31页 |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组成 | 第18-19页 |
·进气道 | 第19-23页 |
·进气道的用途与分类 | 第19-20页 |
·进气道的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燃烧室的流动与燃料燃烧 | 第23-28页 |
·燃料室流动的一般特性 | 第23-24页 |
·燃料的燃烧机理 | 第24-26页 |
·燃速的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尾喷管 | 第28-31页 |
3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 第31-36页 |
·推力及比冲 | 第31-33页 |
·燃料的质量流率 | 第33-34页 |
·喷管出口马赫数 | 第34页 |
·静压比的求解 | 第34-36页 |
4 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性能计算 | 第36-52页 |
·标准大气参数 | 第36-37页 |
·喷管的壅塞条件 | 第37-39页 |
·进气道入口状况 | 第37-38页 |
·燃烧室出口状况 | 第38页 |
·喷管的喉部静压 | 第38-39页 |
·喷管的出口压力 | 第39页 |
·发动机中的压力损失 | 第39-49页 |
·进气道中的压力损失 | 第40-44页 |
·锥形激波损失 | 第40-42页 |
·附面层损失 | 第42-43页 |
·正激波损失 | 第43-44页 |
·亚音速扩压器损失 | 第44页 |
·燃烧室的压力损失 | 第44-48页 |
·突扩损失 | 第44-46页 |
·燃烧室的加热损失 | 第46-48页 |
·喷管损失 | 第48-49页 |
·正激波位置的确定 | 第49页 |
·性能计算步骤 | 第49-52页 |
5 发动机性能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62页 |
·速度特性 | 第52-56页 |
·比冲的速度特性 | 第52-54页 |
·推力系数的速度特性 | 第54页 |
·飞行马赫数对压力损失的影响 | 第54-56页 |
·高度特性 | 第56-57页 |
·比冲与推力系数的高度特性 | 第56-57页 |
·飞行高度对空气质量流率的影响 | 第57页 |
·调节特性 | 第57-62页 |
·进气道入口与喷管喉部面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燃烧室参数对比冲的影响 | 第60-62页 |
6 冲压增程弹的弹道特性分析 | 第62-74页 |
·增程弹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62-63页 |
·弹道方程 | 第63-65页 |
·弹道计算的基本假设 | 第63-64页 |
·弹丸的质心运动方程 | 第64-65页 |
·弹道求解 | 第65-70页 |
·增程弹空气阻力的计算 | 第65-68页 |
·普通炮弹阻力计算 | 第68-69页 |
·炮弹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69页 |
·助推器的工作特性 | 第69-70页 |
·增程弹的弹道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发动机参数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 | 第70-72页 |
·空气阻力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 | 第72页 |
·增程弹的弹道轨迹 | 第72-7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