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建筑保育的相关理论 | 第21-3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7页 |
·滇越铁路 | 第21页 |
·云南段 | 第21-22页 |
·近代 | 第22页 |
·历史建筑 | 第22-23页 |
·站房建筑 | 第23-26页 |
·建筑保育 | 第26页 |
·研究 | 第26-27页 |
·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 | 第27-33页 |
·国际历史建筑保护理论的发展 | 第27-30页 |
·国内历史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第30-31页 |
·"建筑保护"到"建筑保育"的转变 | 第31-33页 |
·建筑保育的发展趋势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滇越铁路概况及沿线站房建筑 | 第37-59页 |
·滇越铁路的历史 | 第37-43页 |
·滇越铁路的范围界定 | 第37页 |
·滇越铁路(昆河铁路)概况 | 第37-41页 |
·个碧石铁路概况 | 第41-43页 |
·滇越铁路的修建对云南的影响 | 第43-45页 |
·对云南近代建筑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云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第45页 |
·滇越铁路沿线的站房建筑 | 第45-57页 |
·滇越铁路的车站设置 | 第45-52页 |
·近代站房建筑特征 | 第52-54页 |
·近代站房建筑现状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滇越铁路近代站房建筑保育实例研究 | 第59-79页 |
·实例一:碧色寨—偏重历史文化价值的保育研究 | 第60-67页 |
·碧色寨概况 | 第60-64页 |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第64-67页 |
·实例二:西庄—满足城市新功能要求的保育研究 | 第67-71页 |
·西庄概况 | 第67-70页 |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第70-71页 |
·实例三:鸡街—针对原有建筑自身潜力再利用的保育研究 | 第71-77页 |
·鸡街概况 | 第71-73页 |
·站房建筑保育方式 | 第73-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滇越铁路近代站房建筑保育策略 | 第79-87页 |
·站房建筑的保育原则 | 第80-82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80页 |
·真实性原则 | 第80-81页 |
·再生性原则 | 第81页 |
·"合而不同"原则 | 第81-82页 |
·分段分时原则 | 第82页 |
·站房建筑的保育方法 | 第82-85页 |
·站房建筑之保存 | 第83-84页 |
·站房建筑之再利用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101页 |
附录B 论文图表目录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