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第二章 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 第12-16页 |
第一节 使用者方面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 第13-14页 |
一、准确性 | 第13页 |
二、及时性 | 第13页 |
三、适用性 | 第13-14页 |
四、可比性 | 第14页 |
五、可获得性 | 第14页 |
第二节 提供者方面统计数据质量的涵义 | 第14-16页 |
一、可解释性 | 第14-15页 |
二、客观性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现状 | 第16-25页 |
第一节 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严重 | 第16-21页 |
一、中央与地方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统计 | 第16-19页 |
二、中央与地方公布的人口统计 | 第19-21页 |
第二节 统计数据不能适销对路,适用性不强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统计指标口径不一,统计数据可比性较弱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统计体制因素分析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政府统计体制的类型 | 第25-26页 |
一、“集中型”政府统计体制 | 第25-26页 |
二、“专业统计集中、地区统计分散”型政府统计体制 | 第26页 |
三、“专业统计分散、地区统计集中”型政府统计体制 | 第26页 |
四、“分散型”政府统计体制 | 第26页 |
第二节 各种类型统计体制的特点 | 第26-28页 |
一、“集中型”政府统计体制的特点 | 第26-27页 |
二、“专业统计集中、地区统计分散”型政府统计体制的特点 | 第27页 |
三、“专业统计分散、地区统计集中”型政府统计体制的特点 | 第27-28页 |
四、“分散型”政府统计体制的特点 | 第28页 |
第三节 国外政府统计体制的共性是高质量统计数据的基础 | 第28-30页 |
一、政府统计的独立性强,统计数据不受干扰 | 第28-29页 |
二、统计服务对象的广泛,统计数据公众获得机会均等 | 第29页 |
三、统计机构的协调功能不断强化,统计数据可比、适用 | 第29-30页 |
四、注重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和改进 | 第30页 |
第四节 我国统计体制的现状 | 第30-32页 |
一、政府综合统计系统 | 第30-32页 |
二、政府部门统计系统 | 第32页 |
第五节 我国统计体制弊端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统计工作独立性差,统计数据易受行政干预 | 第33页 |
二、统计机构设置不科学,统计数据矛盾较多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统计体制改革建议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进展 | 第36-37页 |
一、统计数据质量概念的拓宽 | 第36页 |
二、统计数据质量立法的完善 | 第36页 |
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的改革 | 第36页 |
四、建立了主要统计数据质量的定期评估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统计体制改革设想 | 第37-44页 |
一、统计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二、未来统计体制改革的模式思考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