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 ·旅游规划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 ·集安旅游规划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思路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创新之处 | 第9页 |
| ·旅游规划的发展 | 第9-11页 |
| ·国内外旅游规划的现状及研究成果 | 第9-10页 |
| ·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旅游规划的理论支撑 | 第11-15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2-14页 |
| ·经济发展理论 | 第14页 |
| ·旅游资源理论 | 第14页 |
| ·区位论 | 第14页 |
| ·闲暇游憩理论 | 第14页 |
| ·系统理论 | 第14页 |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现状分析 | 第15-30页 |
| ·城市概述 | 第15-18页 |
| ·规划背景 | 第15页 |
| ·战略优势 | 第15-16页 |
| ·自然环境 | 第16-17页 |
| ·历史沿革 | 第17-18页 |
| ·人口与行政区划 | 第18页 |
| ·经济发展 | 第18页 |
| ·旅游资源分析 | 第18-21页 |
| ·旅游资源概述 | 第18-20页 |
| ·旅游资源分类 | 第20-21页 |
| ·旅游资源评价 | 第21页 |
| ·可进入性分析 | 第21-22页 |
| ·现状 | 第21-22页 |
| ·问题分析 | 第22页 |
| ·基础设施分析 | 第22页 |
| ·现状 | 第22页 |
| ·问题分析 | 第22页 |
| ·客源市场分析 | 第22-24页 |
| ·游客数量 | 第22-23页 |
| ·特点分析 | 第23页 |
| ·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 ·集安与其它世界遗产地部分指标比较 | 第24-26页 |
| ·与丽江、平遥旅游产业发展比较 | 第24-25页 |
| ·与其他纳入国家预报系统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2004年“十一”黄金周情况比较 | 第25页 |
| ·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 ·SWOT分析 | 第26-30页 |
| ·比较优势(S) | 第26-27页 |
| ·制约因素(W) | 第27页 |
| ·发展机遇(O) | 第27-28页 |
| ·主要挑战(T) | 第28-29页 |
| ·SWOT矩阵分析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 | 第30-35页 |
| ·规划性质及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 ·发展战略 | 第31-32页 |
| ·世界遗产地战略 | 第31页 |
| ·品牌驱动战略 | 第31页 |
| ·区域联动战略 | 第31页 |
| ·遗产共营战略 | 第31-32页 |
| ·三位一体战略 | 第32页 |
| ·定位 | 第32-33页 |
| ·旅游功能定位 | 第32页 |
| ·旅游形象定位 | 第32页 |
| ·客源市场定位 | 第32页 |
| ·区域定位 | 第32-33页 |
| ·产业定位 | 第33页 |
| ·目标 | 第33-35页 |
| ·总体目标 | 第33页 |
| ·发展指标 | 第33-34页 |
| ·预测分析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目的地建设 | 第35-42页 |
| ·旅游产品规划 | 第35-36页 |
| ·规划原则 | 第35页 |
| ·体系规划 | 第35-36页 |
| ·旅游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 第36-40页 |
| ·功能分区 | 第36-38页 |
| ·空间布局 | 第38-40页 |
| ·六大要素建设 | 第40-42页 |
| ·食 | 第40页 |
| ·住 | 第40-41页 |
| ·行 | 第41页 |
| ·游 | 第41页 |
| ·购 | 第41-42页 |
| ·娱 | 第42页 |
| 第五章 旅游产品营销 | 第42-44页 |
| ·营销现状 | 第42页 |
| ·营销目标 | 第42页 |
| ·营销策略 | 第42-44页 |
| ·建设目的地营销体系 | 第43页 |
| ·强化媒体的软性营销 | 第43页 |
| ·强化节事推动和影视促销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资源和环境保护 | 第44-46页 |
| ·旅游资源保护 | 第44-45页 |
|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 第44页 |
| ·自然旅游资源保护 | 第44-45页 |
|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 第45页 |
| ·环保宣传 | 第45-46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1页 |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