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6-7页 |
·家庭网络(Home Networking) | 第6页 |
·数字电视(Digital TV) | 第6-7页 |
·数字电视接收器(Digital TV Receiver) | 第7页 |
·数字电视的发展情况研究 | 第7-10页 |
·日本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 第7-8页 |
·欧洲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 第8页 |
·美国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 第8-9页 |
·中国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 第9-10页 |
·DVB的主要目标及标准 | 第10-11页 |
·DVB-C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第11-13页 |
·DVB-C系统发送端 | 第11-12页 |
·DVB-C系统接收端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SoC设计中的IP核技术研究 | 第16-27页 |
·SoC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嵌入式系统平台 | 第16页 |
·SoC(System on Chip) | 第16-17页 |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 第17-18页 |
·国内外IP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18-20页 |
·国际IP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国内IP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IP开发 | 第20-23页 |
·IP的基本特征 | 第20页 |
·IP开发流程 | 第20页 |
·IP设计的四个阶段 | 第20-21页 |
·IP验证的主要过程 | 第21-23页 |
·IP集成 | 第23-24页 |
·IP集成的一般考虑 | 第24页 |
·IP集成的关键技术 | 第24页 |
·IP标准化问题分析与研究 | 第24-25页 |
·VSIA工作组近期工作情况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数字视频的颜色空间转换 | 第27-32页 |
·颜色空间模型 | 第27-28页 |
·颜色空间转换 | 第28-31页 |
·RGB颜色空间 | 第28-29页 |
·HSI颜色空间 | 第29-30页 |
·YUV和YCrCb颜色空间 | 第30-31页 |
·YPrPb颜色空间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数字电视视频信号处理器IP核设计与实现 | 第32-52页 |
·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器解决方案的提出 | 第32-33页 |
·数字电视视频信号处理器IP核的设计 | 第33-39页 |
·IP核体模块划分 | 第33-35页 |
·IP核信号 | 第35-36页 |
·寄存器信号 | 第36-39页 |
·软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39-45页 |
·平台模块功能 | 第40-41页 |
·QuartusⅡ开发环境 | 第40页 |
·VHDL语言实现 | 第40-41页 |
·仿真 | 第41-43页 |
·测试平台 | 第43-44页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第44-45页 |
·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45-48页 |
·微处理器——ARM922T | 第45-46页 |
·片上总线——AMBA总线 | 第46-47页 |
·开发板——EPXA开发板 | 第47-48页 |
·数字电视视频信号处理器IP核的实现 | 第48-51页 |
·IP核实现方案 | 第48-51页 |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评价 | 第52-54页 |
·研究总结与评价 | 第52-53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7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