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序言 | 第10-13页 |
1 建立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的意义 | 第13-15页 |
·必要性 | 第13-14页 |
·海洋环境破坏和损害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环境损害赔偿立法 | 第13页 |
·海域环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对立法提出的要求 | 第13-14页 |
·意义 | 第14-15页 |
2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与特点 | 第15-19页 |
·海洋环境的特点 | 第15-17页 |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分类 | 第17-18页 |
·海洋环境损害的特点 | 第18-19页 |
3 国外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立法概述 | 第19-27页 |
·国际公约建立的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机制 | 第19-24页 |
·国际公约概况 | 第19-21页 |
·69CLC与71FC建立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 第21-24页 |
·主要国家的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概述 | 第24-27页 |
·普遍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24-25页 |
·权利主体、责任主体及损害赔偿范围有所扩大 | 第25页 |
·损害赔偿机制比较完善 | 第25-26页 |
·关于诉讼资格的放宽和诉权的扩大 | 第26-27页 |
4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 | 第27-31页 |
·有关公民环境权的规定 | 第27页 |
·有关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认定的规定 | 第27-28页 |
·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规定 | 第28页 |
·责任赔偿限额制度的规定 | 第28-29页 |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和责任保证制度的规定 | 第29页 |
·有关民事赔偿责任基金制度的规定 | 第29-30页 |
·海洋环境损害赔偿的解决程序的规定 | 第30页 |
·可以起诉的案件类型的规定 | 第30-31页 |
5 问题之一:国家在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中的主体地位 | 第31-39页 |
·国家作为索赔主体的依据 | 第31-34页 |
·国家索赔权与行政机关行政职权的区别 | 第34-35页 |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索赔权的分配 | 第35-36页 |
·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问题 | 第36-38页 |
·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中的国家责任 | 第38-39页 |
6 问题之二:单位和个人作为海洋生态破坏的索赔主体 | 第39-40页 |
7 问题之三: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 | 第40-44页 |
·民事赔偿责任的内容 | 第40-43页 |
·《海商法》的适用 | 第43-44页 |
8 问题之四:关于损害赔偿范围 | 第44-49页 |
·国外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 第44-47页 |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 第47-48页 |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司法实践 | 第48-49页 |
9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的评价 | 第49-50页 |
10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与赔偿制度立法的建议 | 第50-52页 |
11 结论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一:2000年—2004年我国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件统计表 | 第55-56页 |
附录二:我国加入国际海事组织制定或保管的有关防污染公约一览表 | 第56-58页 |
附录三: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 第58-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