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工业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论文

中国区域工业化差异研究--基于基础设施变量的解释与对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导论第10-25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区域工业化差异研究文献综述第13-20页
     ·区域差异理论述评第13-15页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第15-17页
     ·中国工业化区域差异研究第17-2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1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1-22页
   ·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24页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框架第24-25页
2、中国整体和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第25-33页
   ·工业化水平衡量的理论依据第25-27页
     ·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理论第25页
     ·库兹涅茨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5阶段理论第25-26页
     ·霍夫曼工业结构理论第26-27页
   ·中国整体和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断第27-33页
     ·中国整体工业化进程的初步判断第27-29页
     ·中国各省区工业化进程的初步判断第29-31页
     ·各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第31-33页
3、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比较第33-44页
   ·各省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测量——工业化指数第33-36页
     ·主成分分析原理和步骤第33页
     ·各省市区工业化指数的计算第33-36页
   ·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划分第36-38页
   ·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比较第38-44页
     ·工业总产值比较第38-39页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第39-40页
     ·所有制结构比较第40页
     ·规模结构比较第40-41页
     ·工业企业竞争力比较第41页
     ·工业产品结构与主导产业比较第41-44页
4、中国工业化区域差异解释及分析:基于基础设施差异的考察第44-53页
   ·区域工业化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第44-45页
   ·区域工业化差异:基于基础设施的理论解释第45-47页
   ·基础设施与工业化关系的计量检验第47-53页
     ·基础设施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关关系的计量分析第47-50页
     ·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与工业化水平相关关系计量分析第50-53页
5、区域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第53-59页
   ·中央政府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功能第53-55页
     ·区域规划和协调功能第53-54页
     ·财力扶助功能第54-55页
     ·政策服务功能第55页
   ·工业化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两个关键问题第55-57页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第56页
     ·面向市场经济,开辟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道路第56-57页
   ·工业化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第57-59页
     ·适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新项目投资比例,探索现有基础设施有效利用新途径第57-58页
     ·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结构效益第58-59页
6、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9-61页
   ·结论第59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开发及冗余技术研究
下一篇: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的胶束化行为及其与丙烯酰胺共聚合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