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十二病方》出土情况、主要内容、年代断定及研究状况 | 第1-12页 |
(一) 出土 | 第9页 |
(二) 主要内容 | 第9页 |
(三) 年代断定 | 第9-10页 |
(四) 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二、理论基础——巫术、巫医关系 | 第12-15页 |
(一) 巫术 | 第12-14页 |
(二) 巫医关系 | 第14-15页 |
三、《五十二病方》中的巫术内容 | 第15-32页 |
(一) 《五十二病方》巫术医方的整理 | 第15-18页 |
(二) 若干统计表 | 第18-22页 |
表一:《五十二病方》治病方法统计表 | 第19页 |
表二:《五十二病方》病名、医方数、涉及巫术医方数统计表 | 第19-21页 |
表三:《五十二病方》的巫术医方在内科、外科、小儿科分布表 | 第21-22页 |
(三) 《五十二病方》巫术医方详细分析 | 第22-32页 |
1、施术者 | 第22-23页 |
2、施术时的祝辞——所说的话 | 第23-24页 |
3、施术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 第24-27页 |
4、施术的道具——所用的东西 | 第27-28页 |
5、施术的时日、方位、地点及涉及的神秘数字 | 第28-31页 |
(1) 择时、择日 | 第28-30页 |
(2) 方位、地点 | 第30页 |
(3) 施术有关的神秘数字:三、七、二七 | 第30-31页 |
6、致病原因——精灵、鬼怪 | 第31-32页 |
四、《五十二病方》巫术内容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 第32-38页 |
(一) 《五十二病方》的鬼神致病观念与文化人类学解读 | 第32-33页 |
(二) 《五十二病方》的巫术思维方式与文化人类学解读 | 第33-38页 |
1、相似律 | 第34-36页 |
2、接触律 | 第36-38页 |
五、《五十二病方》与先秦巫祝时代背景 | 第38-40页 |
六、《五十二病方》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 | 第40-42页 |
总结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