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天体测量学论文--天文基本常数的测定论文--视差论文

希腊、印度与中国传统视差理论研究

绪论第1-13页
 1 选题意义第8页
 2 前人研究概况第8-10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10-12页
 4 本文的结构编排和主要工作第12-13页
第一章 现代天文学中的视差理论第13-18页
 1 视差的概念和周日视差的求法第13-14页
 2 月球地平视差的测定第14-15页
 3 太阳地平视差的测定第15-16页
 4 太阳地平视差的测量简史第16-18页
第二章 《至大论》中的视差算法第18-34页
 1 引言第18-19页
 2 托勒玫的太阳运动模型和月球运动模型第19-20页
 3 对视差的认识第20-21页
 4 视差和月地距离的关系第21-22页
 5 太阳和月亮的总视差及其算法第22-26页
 6 视差表的构造及其应用第26-29页
 7 黄经视差和纬度视差第29-30页
 8 视差对日食的影响第30-33页
 9 分析及结论第33-34页
第三章 古代印度的视差算法第34-58页
 1 引言第34页
 2 黄经视差和纬度视差的天文意义与数值模型第34-36页
 3 《苏利亚历》中的视差算法第36-51页
 4 其它历法中的视差算法第51-56页
 5 分析及结论第56-58页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日食时差算法第58-89页
 1 引言第58-60页
 2 时差的天文意义与数值模型第60-64页
 3 张子信与视差现象的发现第64-66页
 4 《宣明历》之前的时差算法第66-70页
 5 从《宣明历》到《崇天历》之前的时差算法第70-73页
 6 从《崇天历》到《庚午元历》之前的时差算法第73-74页
 7 《庚午元历》及其以后的时差算法第74-75页
 8 月食的时差算法第75-78页
 9 中国古代日食时差算法的缺陷第78-79页
 10 中国古代日食时差算法的精度第79-87页
 11 分析及结论第87-89页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日食食差算法第89-125页
 1 引言第89-90页
 2 食差的天文意义及其理论算法第90-94页
 3 《宣明历》之前的食差算法第94-102页
 4 从《宣明历》到《崇天历》之前的食差算法第102-104页
 5 《崇天历》及其以后的食差算法第104-107页
 6 中国古代日食食差算法中的符号第107-112页
 7 食差的应用以及食差算法中的附加常数第112-115页
 8 中国古代日食食差算法精度分析第115-124页
 9 分析及结论第124-125页
第六章 《回回历法》中的视差算法第125-135页
 1 引言第125-126页
 2 阿拉伯数理天文学中的视差算法第126-128页
 3 《回回历法》中的视差算法第128-130页
 4 经纬时差对日食的影响第130-131页
 5 《回回历法》中时差算法的精度第131-134页
 6 分析及结论第134-135页
结语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9-140页
后记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下一篇:微机械陀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