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导弹末端效能分析与仿真
| 第1章 引言 | 第1-11页 |
|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2章 建立数学模型 | 第11-22页 |
| ·坐标系 | 第11-13页 |
| ·导弹与目标交会模型 | 第13-14页 |
| ·制导误差仿真模型 | 第14页 |
| ·引信启动位置仿真模型 | 第14-17页 |
| ·用多点平面目标模型确定引信启动点的计算模块 | 第15-17页 |
| ·用立体几何目标模型确定引信启动点的计算模块 | 第17页 |
| ·引信延时模型 | 第17-18页 |
| ·战斗部模型 | 第18页 |
| ·目标特性模型 | 第18-20页 |
| ·随机参数的产生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杀伤概率的数学仿真研究 | 第22-45页 |
| ·杀伤概率计算模型 | 第22-37页 |
| ·碰撞杀伤(直接命中杀伤) | 第22页 |
| ·爆炸波杀伤 | 第22-23页 |
| ·结构杀伤 | 第23-35页 |
| ·破片式战斗部对目标结构杀伤作用判据及计算模块 | 第23-31页 |
| ·杆式战斗部对目标结构杀伤作用判据及计算模块 | 第31-35页 |
| ·系统杀伤(要害杀伤) | 第35-37页 |
| ·要害部件杀伤与目标系统杀伤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 ·单发杀伤概率计算 | 第37-38页 |
| ·总体杀伤概率计算 | 第38-39页 |
| ·杀伤概率数值仿真 | 第39-44页 |
| ·目标输入数据库模块 | 第39-42页 |
| ·导弹输入数据库模块 | 第42页 |
| ·输出数据库模块 | 第42-43页 |
| ·仿真试验及评估内容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基于虚拟样机环境下的杀伤效能仿真软件开发 | 第45-69页 |
| ·程序移植 | 第45-48页 |
| ·VPM环境下的建模 | 第48-57页 |
| ·VPM建模 | 第48-50页 |
| ·子模块定义说明 | 第50-52页 |
| ·导弹目标选择模块 | 第52-53页 |
| ·交会条件加权模块 | 第53-54页 |
| ·引信模块 | 第54-56页 |
| ·战斗部模块 | 第56-57页 |
| ·杀伤效能优化计算 | 第57-60页 |
| ·三维可视化仿真设计 | 第60-67页 |
| ·真实感三维图形设计 | 第60-63页 |
| ·相对运动分析设计 | 第63-66页 |
| ·绝对运动分析设计 | 第66-67页 |
| ·程序调试与验证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 | 第76-7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77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7页 |